陸良:用活本土資源 厚植廉潔文化

發布時間:2022-12-06 17:16:32   來源:曲靖市紀委監委

“游擊隊有‘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不拿群眾一針一線,自我要求非常嚴格。共產黨的軍隊紀律嚴明,把群眾當作自己的親人,所以能夠得到群眾的擁護……”近日,“爨鄉清風”抖音號和“清廉陸良”視頻號推出了陸良縣紀委監委宣傳部策劃拍攝的短視頻《陸良記憶——沙鍋村往事》,片中參加過龍海山革命游擊戰爭的張登樞老人講述的紅色革命故事,在全縣引發了熱烈反響。

近年來,陸良縣紀委監委依托當地深厚的歷史文化、紅色文化,以及獨有的爨文化資源,深挖蘊藏在其中的廉潔元素,豐富形式,創新載體,因地制宜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將地方特色文化資源不斷融入廉潔教育,發揮出引導、熏陶和浸潤功能,讓廉潔文化在陸良這塊紅色沃土上發揚光大,推動全社會崇廉尚潔的濃厚氛圍在爨鄉大地不斷形成。

縣紀委監委把廉潔文化建設作為推進“清廉陸良”建設的重要抓手,貫穿清廉機關、清廉學校、清廉醫院等清廉單元創建的全過程,開展了一系列有特色、有成效的教育活動,增強了廉潔文化建設的參與度、互動性和體驗性。以“陸良八老”幾十年如一日堅守荒山植樹造林為原型編排的滇劇《守望》,在陸良縣至今已演出上百場;以“弘揚清風正氣·共建清廉陸良”為主題舉辦的“清風杯”書畫攝影網上作品展,閱讀量累計已超過80萬次;縣紀委監委聯合縣文聯等部門創作的《清廉縣長熊從周》《廉潔三字經》《為民始成大禹功》等一大批清廉文藝作品,被當地黨員干部群眾廣為知曉。

陸良縣博物館藏有著豐富的館藏文物,在縣紀委監委的推動下,博物館打造了歷史碑廊展區,通過當地著名的《杜公德政碑》《重修陸涼城碑記碑》《永革后弊碑》《勒石永久碑》等文物,講好歷史上的廉潔故事,弘揚憂國憂民、慎獨自律、勤政廉政的廉潔理念。同時,當地用好陸良縣臨時人民政府舊址、滇桂黔邊縱三支隊隊部舊址、后方醫院遺址等紅色教育基地,打造體現本地紅色歷史、人文資源的廉潔文化陣地,使之成為全縣黨員干部群眾接受廉潔教育的重要載體。縣紀委監委還推動有關職能部門,將主城區的幸福公園建設成廉潔文化主題公園,開辟了“廉潔規范”“革命路”“好家風”“身邊榜樣”等多條路線和清風廊、清風亭、警鐘長鳴等多個景觀小品,讓黨員干部群眾身臨其境感受廉潔文化魅力。

為持續擴大廉潔文化的影響力和滲透力,今年以來,該縣在打造集紀法學習、警示教育、廉潔文化傳播和開展清廉特色實踐為一體的廉潔文化教育品牌上下功夫,整合各類宣講資源,圍繞“清廉陸良”建設主題,以“清風講壇”的形式組織黨員干部走進街頭巷尾、田間院壩,多形式講“廉”說“紀”,掀起人人思廉、事事踐廉、時時倡廉的熱潮。依托“清風講堂”的各類宣講題材,縣紀委監委策劃拍攝了“童話清廉”“文物說廉”“字說清廉”等系列短視頻,通過“清風陸良”微信公眾號、“清廉陸良”視頻號、“爨鄉陸良”抖音號等新媒體平臺廣泛傳播,方便全縣黨員干部隨時隨地觀看并接受廉潔教育,截至目前,點擊量已突破100萬次。(楊關艷 || 責任編輯 馬雪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