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初,景谷縣某學校教師羅某因為違反黨的紀律被縣紀委監委立案審查,并受到了相應的處分。她是我們這次回訪教育工作中的第一個回訪談話對象。
“通過這次處分,我充分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短暫沉默后,羅某說道。
按照要求,縣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牽頭,派駐紀檢監察部門和各鄉鎮紀委配合,在全縣開展受處分人員關心關愛回訪教育工作。在這次回訪教育工作中,我們對近年來受處分干部進行了回訪談話,回訪對象涵蓋機關黨員領導干部、公職人員、農村黨員干部等。
為扎實做好回訪教育,在開展回訪談話前,工作組成員再次翻閱卷宗,重讀案情,針對不同問題制定相應的談話方案和內容。
“我組織我的學生參加了市上的文藝活動,還獲了獎。”當我們問及羅某現在的工作情況時,羅某開心地和我們分享,語氣中有掩飾不住的驕傲。“很感謝組織給我改過的機會,能讓我繼續在工作中發揮自己的力量。我會積極緩解自己的情緒,盡心盡責完成好本職工作。”
為了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受處分人員的思想動態和工作表現,在回訪工作中,我們走訪了他們的領導和同事。通過對周圍人的走訪,我們了解到,絕大多數受處分干部并沒有因為受到處分而“躺平”,他們依然保持著積極的工作態度,認真學習黨紀法規、業務知識,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防止重蹈覆轍。少部分受處分干部通過談心疏導,也能夠卸下思想包袱,積極投身到工作中。
在工作開展前夕,我設想過很多開展回訪談話時的場景,或沮喪,或沉默。但從實際工作開展情況來看,這些設想中的場景都不存在。從字里行間和他們的語氣中,我感受到他們對自己曾經犯下錯誤的深刻反思與懊悔,但他們對工作依然保持著積極的態度和無限的熱情。
既有力度,又有溫度,讓受處分干部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可以重新出發,從“心”出發。毫無疑問,此次回訪教育取得的成果是令人欣慰的,受處分人員的領導和同事都對他們的工作成績和表現進行了充分肯定。
處分決定并非人生的“恥辱柱”,而是讓人懸崖勒馬的“警示牌”。而我們正是通過關愛回訪教育工作讓受處分人員都能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正確看待組織的教育和處理。(景谷縣紀委監委 黃瑛 || 責任編輯 陳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