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記 | 澄清正名后 老村官的干勁更足了

發布時間:2022-07-29 17:28:15   來源:普洱市紀委監委

“老彭,這么早騎著摩托要去哪里?”天剛蒙蒙亮,墨江縣魚塘鎮老黃寨村民們還在準備早飯,我就看到村黨總支書記老彭騎著摩托來到了村口。

“來看看前兩天玉米受災的情況,現在農忙,不能耽擱大家啊。”老彭回答。

不久前,這位老村干部因受到不實舉報而萎靡不振,但現在已經精神矍鑠、干勁十足,煥發新活力。

事情要從一封舉報信說起。5月的一天,我在辦公室整理材料,收到一封實名信訪舉報件,信中反映稱:“刺竹林小組李某某明明符合國家五保供養條件,但遞交申請有7年之久,一直沒有得到村上書記的批準。”

舉報信字句簡短,但侵害群眾利益的“罪狀”卻奪人眼球,我們一刻不敢怠慢,立即成立工作組對該舉報件反映的內容開展核查。

“不管是深更半夜,還是刮風下雨,哪家有什么事,他都隨叫隨到。”

“我們組建蓋活動室時,他四處奔走,累得從摩托上掉下來……”

通過實地走訪群眾,我們了解到村書記老彭是一位數十年如一日,一直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老黃牛”。

在村里有如此良好聲譽的支書怎么會如此,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誤會。

經過實地走訪、調查,并與鎮民政辦等相關人員進行談話核實后,真相浮出水面。

“自己年紀大了,沒有勞動力,又無人照顧,如果能申請五保供養,待遇享受可以高一點,但是多次和村支書溝通后,他不同意,就想到了用舉報的方式反映問題。”

帶著疑問,我們找到了舉報人李某某,經過多次詢問,李某某最終說出了自己的初衷。

原來,7年前無妻子兒女的李某某,年滿60周歲,向村委會申請農村五保供養待遇,但李某某身體健康,家里養著牛,種著玉米等產業,有生活來源,不符合享受待遇。在申請不被批準后,李某某多次到村上反映。

2017年,村上考慮到李某某年紀大了,勞動能力喪失,生活上確實存在困難,遂于當年11月向鎮政府申請特困供養待遇,獲得批準后一直享受至今。

至此,李某某舉報反映的問題并不屬實。

在核清查明問題真相后,我們對李某某進行了嚴肅的批評教育,并給他講清楚了五保供養等相關政策和申請程序。

為消除負面影響,讓受到不實反映的彭書記放下包袱,我們組織村“兩委”、黨員和群眾代表等人在老黃寨村召開了澄清正名會議,將核查情況公開反饋,為老彭及時澄清正名。

“感謝組織查清事實,在工作中不能滿足個別村民的意愿產生誤解,我能理解,我會一如既往用心、用情為村民服務。”會上老彭難掩心中的喜悅。

會議結束時正是飯點,老彭的電話響了起來,“支書,調解糾紛的當事人已經到了。”

“老百姓等著,我先去現場了解一下情況,不能讓他們等太久!”剛要吃飯的老彭立馬放下筷子。

話音未落,煥發了新活力的老彭已騎著摩托遠去。(王淇元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