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塊土地困擾了我家這么多年,今天終于解決了。我及女兒滿意調解結果。”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市九村鎮龍潭村魚塘村民小組的老吳開心地在《信訪反饋情況登記表》上簽下了“滿意”二字。困擾他多年的土地確權糾紛終于告一段落。
事情還得從一份《督辦通知單》說起。
老吳的女兒向有關部門反映,屬于其父老吳的一塊位于梨樹平子的耕地與澄江縣國有撫仙湖林場相關林地存在權屬爭議,要求按照現行土地征用標準支付其土地補償款的問題。
根據信訪辦件屬地管理原則,該事項由澄江市紀委監委承辦。
澄江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立即召集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林業和草原局以及九村鎮有關干部集體研判。
“這是一宗時間跨度長、情況交錯復雜的信訪件,我們之前已經多次找到老吳做思想工作,每次都不歡而散,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九村鎮鎮長說出了工作開展時遇到的難處。
“是啊,我們有政策依據、也有衛星影像圖斑,可老吳還是堅持自己的立場,聽不進去我們解釋。”市自然資源局負責人表示
在研判會上,職能部門紛紛倒“苦水”。
“大家別急,今天把你們叫來就是一起想想辦法,我們先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梳理清楚,再確定各部門需要承擔的職責,之后再走訪幾戶村民了解一下實際情況,總會找到突破口的。”該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提出了工作思路。
隨即,由市紀委監委牽頭參會的各部門組成核查組,先到市自然資源局和市林草局調取了該地塊的相關圖紙資料,再到市財政局收集了近幾年出臺的征地補償文件后,進村入戶,到群眾家里走訪了解該地塊詳細實際情況。
經過一番取證、走訪、查驗,事情真相逐漸浮出水面:原來,早在2012年9月,經云南省林業廳和國土資源廳等部門審批,同意將九村鎮龍潭村委會干海子村民小組和撫仙湖林場林地的5.3438公頃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并掛牌出讓給云南澄江冶鋼集團水泥有限公司,作為水泥生產線技改項目用地。冶鋼集團水泥有限公司與撫仙湖林場簽訂了2.8152萬元/畝的補償協議,撫仙湖林場被征用的5.3438公頃國有林地范圍中,就包含了老吳家位于梨樹平子的耕地,但由于征地時疏忽了老吳的耕地,所以是否進行賠償就不了了之,直到老吳的女兒反映后,相關部門才知道此事。
查明事情原委后,市紀委監委再次召集核查組成員單位就老吳的土地賠償事宜進行商討。
在會上,市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帶領核查組成員單位就如何賠付、賠付金額進行詳細討論,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發表了各自的意見和看法,初步提出了按照現行政策9.6萬元/畝賠償老吳被征收的耕地。
會后,市紀委監委聯合財政局、林草局、自然資源局等部門一起找到老吳,就賠償標準、政策實施范圍對老吳進行了耐心解釋和引導。最終,老吳同意按照《澄江市土地征收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土地附著物補償補助標準的通知》進行賠付,收到了12.58萬元賠償金老吳終于喜笑顏開,困擾他多年的煩心事得到了徹底解決。
在之后的回訪中,老吳也吐露了他的心聲:“若不是紀委監委的同志用心幫我,我的土地問題都不知道何時才能解決。要回賠償金不是我的目的,作為老百姓,更希望看到我們的干部能做更多實實在在的事情,造福老百姓!”
針對在辦理過程中發現的干部履職不到位問題,該市紀委監委對九村鎮、市林業和草原局、市自然資源局6名主要領導及分管領導進行了提醒約談。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老吳的問題雖然解決了,但今后還將有很多群眾的煩心事、困難事等待我們去解決,下一步,澄江市紀委監委將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急難愁盼”問題,持續釋放“辦實事、抓落實”的強烈信號和鮮明導向,努力讓群眾感受到監督就在家門口、就在身邊。(張艾蕊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