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小李,楊壯剛剛出院,注意要為他調整好身體,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不要做過于激烈的運動,有什么困難再打電話給我……”
“謝謝你一直掛著我們,前兩天醫保報銷的事,沒你的幫忙我們得多出一千多塊錢呢。”
“這是我應該做的,不要客氣,那你先忙,我過兩天再聯系你……”個舊市紀委副書記李艷聽到楊小七一家生活又恢復如往常,欣慰地掛斷了電話。
家住個舊市蔓耗鎮黃草壩的楊小七一家是李艷的掛鉤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了脫貧致富,楊小七帶著妻子李黃珍到建水幫人種植葡萄。夫妻二人很勤勞,準備上初三的兒子楊壯也很懂事,利用假期到建水看望父母。期間楊壯突發急性闌尾炎。為圖方便,楊小七和妻子把兒子送到了當地的一家民營醫院,手術順利完成,可在出院結算的時候,遇到了麻煩。
由于此前楊小七在兒子住院前沒有提前向醫保局報備是異地醫保,出院結算時當地民營醫院按照新農合醫保的結算方式結算,結果楊小七家沒有享受到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優惠政策。5000多元的醫療費用,自己就承擔了3000多元,負擔不算小。
李艷了解到此事,立即致電個舊市醫保中心咨詢,又與建水縣民營醫院溝通,個舊市醫保中心了解到事情經過后,迅速安排人員協辦此事,經過與建水縣醫保中心電話溝通協調,僅用了數小時,就把楊小七家異地醫保的結算辦妥了。
李黃珍在返回建水的大巴車上就接到了醫保局的電話:“喂,你好,是楊小七家嗎?我這里是建水縣醫保中心,你的異地醫保報銷已經在醫保中心大數據更正成功,今天就可以去退費了。”
最終,楊小七從自己承擔的3000多元費用中,順利退回了1000多元,感慨道:“政府現在辦事太快啦,人都還沒回到建水就已經辦好了。”
這雖然是一件幫助貧困戶的小事,卻體現出紀檢監察干部的擔當和責任心,也體現了政府各部門在推進作風革命,加強效能建設上取得的成效。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樣子,說一千道一萬,關鍵還是在一個“干”字。只有真心實意地為人民辦實事,才能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個舊市紀委監委 劉莎莎 馬良玉 || 責任編輯 段夢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