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初步統計,本輪巡視共發現各類問題733個,領導干部問題線索164件,推動立案6件并留置3人……”看著這份十一屆省委第一輪巡視“戰報”,我的思緒不禁又回到了今年3月。
3月1日,懷揣著忐忑的心情,我踏上了參加省委巡視工作的征程。作為一名基層巡察干部,參加省委巡視就意味著是對自己能力的一次提升,心中不免有些小慶幸。同時也倍感壓力,省委巡視對于我來說是“高大上”的存在,怕找不到、找不準問題的本領恐慌讓我如坐針氈。
培訓是顆“定心丸”。無法忘記聽完《高標準制作巡視報告問題底稿》一講時內心的興奮與激動,其指導性和實用性對于我來說可謂是“及時雨”,為我的巡視之路指明了方向。7天的培訓,我像一棵小樹苗一樣不斷地汲取豐富的養分,使自己不斷成長。通過學習培訓,自己忐忑的內心鎮靜了下來。
壓力亦是動力。頂著“開好頭、起好步,立標桿、作示范”目標要求帶來的巨大壓力,根據組內分工,我除了和另外兩名同志查找職能職責方面的問題外,還負責談話報告、文件收發、資料調閱、文書檔案整理等內勤工作。說實話,對職能職責這塊我當時存在畏難情緒,覺得這方面沒有標準可循。但為了完成工作,我迅速調整心態,迎難而上,邊學邊干,變壓力為動力。從最初面對一堆臺賬資料的手足無措,漸漸學會了從“大海里撈針”,從資料中找出背后的問題、印證問題,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精耕深作,嚴謹細致,是我的又一感觸。報告的內容來源于問題底稿,問題底稿的質量直接關系著報告的質量,因此底稿必須做到事實清楚、內容真實、材料完整、依據充分、結論嚴謹。作為巡視工作人員必須細心嚴謹,針對自己負責的工作內容嚴格標準認真審視,分析問題由表及里、深挖根源,對于查找出來的問題要準確歸類戴準“帽子”,每一個問題都要有相應的依據,報告中的每一句話乃至每一個字都要經得起推敲和檢驗。
時光在流逝,我在巡視中成長。回望這段兩個半月的時光,雖繁忙辛勞,卻收獲滿滿。我在短時間內提升了自己的業務能力,也為縣級巡察提質增效注入源動力。回到工作崗位,我將學到的省委巡視經驗做法進行梳理,對照找差距,查漏項、補缺項,形成了自己的巡察“秘籍”,并分享給參與新一輪巡察的同事們,助推巡察進一步規范化、精細化。
巡視經歷難得,“取經”助成長。成長一大步,工作一臺階。未來的日子里,我將以實干加巧干,責任加擔當,更好地履職盡責,奮發作為。(華寧縣紀委監委 雷曉媛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