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醫保、糧補等補貼補助都有,查詢起來很方便,有問題在平臺上就可以舉報反映,村干部想吃點、卡點都不行了……”師宗縣葵山鎮馬廠村村民老張在通過“小微權力”運行監督大數據平臺查詢相關信息后說道。
近年來,師宗縣紀委監委不斷深化信息化建設,探索將大數據、云計算等科技手段與紀檢監察工作深度融合,推行基層“小微權力”運行監督大數據平臺,對基層“小微權力”實現全方位監督、全流程管理、全要素規范,嚴防基層“蒼蠅式”腐敗,切實維護群眾利益。
按照“統一平臺、分權管理、數據共享、聯動監督”的模式,緊盯農村基層微權力常態化運行情況和與群眾切身利益聯系密切的事項,從村級“三資”、工程項目、民生資金、村級財務、為民服務管理五個方面,梳理明確29項村級“小微權力”,繪制權力運行流程圖,實現對“小微權力”從源頭到結尾,從權力依據到政策要求的精準“畫像”,讓權力運行各環節中的風險點無處遁形。
該縣還堅持將平臺作為打破行業部門之間“數據壁壘”的有效手段,以統一的數據互通、數據更新機制,實現對民政、財政、醫保等多家行業部門的數據信息大整合,充分連通原本孤立的海量數據,突破“信息孤島”難題,建成平臺數據庫,破解各級監督部門“各自為戰”的監督難題,形成監督合力,有效提升監督質效。
在綜合建立信息數據庫的同時,通過平臺智能化的同比、環比、均值比等方式,從數據中分析出問題風險突出的地區、單位,為日常監督提供精確指向,為重點領域治理提供精準靶向。平臺還根據數據變化自動篩選出廉政風險問題,按照關注度、發生率、風險等級等標準給予“紅黃藍”三色預警提醒。紀檢監察機關針對預警提醒,抓早抓小,為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精準運用提供可靠數據支撐,堅決整治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自運行以來,平臺共對4個村(居)委會、16個行業部門進行預警提醒,發現資金異常數據12條,核實和糾正問題12個。
為切實維護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該縣在平臺設置上還面向群眾提供查詢、監督的服務端口,群眾通過微信二維碼、臺式查詢機等途徑即可進入大數據監督平臺,對公開公示的數據進行查詢、監督,使信息公開由傳統的“墻上貼”“口頭傳”轉變為向群眾“手中推”“指尖讀”。同時,針對查詢、監督發現的問題或疑慮,設置一鍵投訴舉報入口,方便群眾舉報投訴。截至目前,群眾通過查詢終端訪問大數據監督平臺達到1.3萬余人次。
“通過全流程數字化監管,實現線上監督與線下監督相結合、人工監督與智能監督有機貫通,達到監督效率倍增、質量倍增、精準度倍增的良好效應,有效預防了‘蒼蠅式’腐敗。”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徐超 || 責任編輯 王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