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思茅區紀委監委對2018年以來受處分的68名黨員干部逐一開展關愛回訪,以深入細致的回訪教育,鼓勵大家重拾信心、擔當作為,在新的一年里輕裝上陣再出發。
本次回訪,立足當前工作,結合黨史學習教育,通過與受處分人員分享黨史故事、組織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等,促進受處分人員從黨的奮斗史中汲取力量,實現“放下包袱”到“喚醒初心”的思想轉變。
“受處分后,我的胸口像壓了一塊大石頭,無論到哪都感覺別人在背后對我指指點點,工作時底氣不足……”回訪中,一受處分干部魯某某對工作人員傾訴了內心的苦悶。
魯某某在任該區某鄉長期間,因在鄉政府投資項目監督方面違反程序,受到黨內警告處分。了解到魯某某的情緒波動,思茅區紀委監委結合魯某某自身的違紀事實、崗位職責、性格特點等,多次為其開展心理疏導。
“回望我們黨的百年奮斗史,有挫折、有輝煌,我們黨的偉大不在于不犯錯誤,而在于從不諱疾忌醫。”在對魯某某又一次進行回訪談話時,工作人員從黨的百年奮斗史談起,鼓勵他對崗反觀,珍惜崗位,重新振作再出發,“組織對你的處分是一種警醒,并不是否定你之前的所有努力。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希望你能從黨的輝煌歷程中汲取砥礪前行的力量,放下包袱,重拾自信和干勁。”
“感謝組織沒有放棄我,以黨的奮斗歷程激勵我。”回訪結束后,魯某某感激地說道。通過回訪教育,魯某某一改往日的消沉,如今的他擔任區級某部門負責人,工作更加認真負責,干勁也更足,正全力投入到鄉村振興工作中。
處分決定不是“句號”,把黨史學習教育與回訪教育相結合,“回”爐的是黨性鍛造、“訪”掉的是思想包袱、“教”導的是風清氣正、“育”出的是干事熱情。為提升回訪教育質效,該區紀委監委還以“三聽三看三負責”網格化管理,不斷推進回訪工作規范化建設。
“很長一段時間里,我整個人都是處于一種不安和失落的狀態,感覺前路無望。”該區環保局干部郭某因違反工作紀律被給予政務警告處分。受處分后,郭某憂心忡忡,無法安心工作。
針對郭某上進心強、思想壓力大等特點,思茅區紀委監委以“三聽三看三負責”對其進行回訪,即聽區環保局黨組對其工作的評價意見、聽其本人的意見、聽其身邊同事對其精神狀態、工作作風的評價意見;看郭某思想、學習、工作情況;區環保局黨組織負責反思制度建設情況、郭某本人負責思想建設達標、駐區環保局紀檢監察組負責區環保局日常監督整改落實情況。
“受到處分之后,我的思想壓力很大,一度吃不好、睡不好,我害怕組織會忽略我的努力和付出。你們多次回訪,督促單位領導加強對我的關心,聯系我們單位派駐紀檢監察組的同志也經常找我聊工作、學習,平復了我不安的情緒,請組織放心,我一定會繼續干好工作。”
“三聽三看三負責”回訪后,郭某開始全身心投入工作,勇于擔當,表現突出。
近年來,思茅區紀委監委運用“四種形態”查處了一批違紀違法案件,一批黨員干部受到黨紀政務處分。其中,運用前三種形態處理的干部占總數的82%以上。“對這部分黨員干部,不能一罰了之,棄之不管,要進一步加強組織關懷和幫助,不放棄任何一名干部。”區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相關負責人表示。
“不放棄任何一名受處分干部,就是要亮明‘改了就是好同志’的鮮明導向,對表現突出的,還要列入正面清單積極向組織推薦,目的是強化關愛回訪的結果運用,讓跌倒干部不掉隊,讓掉隊干部跟上來。”該區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楊霞 || 責任編輯 國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