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一場直播背后的小微權力監督之路

發布時間:2022-04-06 16:10:52   來源:昆明市紀委監委

“本案共查處追繳涉案違紀違法犯罪資金39.23萬元,上繳財政24.37萬元,退還村民小組19.02萬元……”近日,昆明市富民縣紀委監委在富民縣永定街道瓦窯村以網絡直播的形式現場清退查處追繳涉案款項,全覆蓋開展警示教育。

這場直播的由來還得從2019年說起。2019年4月25日,縣紀委監委收到群眾匿名舉報永定街道辦事處瓦窯村村民小組組長李某剛違紀問題線索。經查,李某剛采取欺騙手段,將征地補償款占為己有。2019年11月,縣紀委給予李某剛開除黨籍處分。去年6月,李某剛被司法機關以犯貪污罪判處有期徒刑2年6個月,緩刑5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0萬元。

為強化對村級“人、財、權、事”特別是“一肩挑”權力的監督,進一步擴大案件的警示教育作用,縣紀委監委以網絡直播的形式現場清退查處追繳涉案款項。全縣各單位黨員干部群眾,75個村(社區)的黨總支書記、村(居)委會主任、村(居)務監督委員會主任通過“富民融媒”App同步收看直播。

“紀委的干部為我們解決了問題,這場請退會真是開到了我們的心坎上。”瓦窯村村民代表李大叔連聲道謝。

網絡直播只是富民縣創新加強村級小微權力監督的一個工作縮影。去年以來,縣紀委監委通過一系列措施,構筑小微權力立體監督體系,把村級小微權力關進制度“籠子”,有效打通權力監督“最后一公里”。

該縣緊盯村(社區)小微權力,出臺《紀檢監察機關加強村(社區)小微權力監督“五單工作法”(試行)》,通過“監督權力清單、監督任務派單、監督需求點單、監督問題賬單、監督通報曬單”將村(社區)小微權力細化為11大類35個具體事項照單監督。同時,推廣上線富民縣村級小微權力“碼”上公開監督平臺小程序,將村里的大小事務適時、按月、按季度或及時上傳平臺進行公開公示,以“碼”上知、“碼”上督、“碼”上辦為核心,形成監督閉環,實現監督“末梢”變監督“前沿”。

在強化監督力量上,該縣選聘75名村級監察聯絡員,織密監督網,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早處置。

隨著鄉村振興的深入推進,村級小型工程項目成為建設重點,而村級小微工程又存在投資小、項目多、監管松的問題。該縣積極探索村級小微工程項目“環節監督”模式,通過對村級小微工程項目立項環節、發包環節、施工環節、驗收環節等進行全流程、全鏈條跟蹤監督,督促各村嚴格執行黨支部會議提議、村黨委審議、村民大會表決等議事決策程序,使村級小微工程項目真正成為清廉工程、民心工程。

“人民群眾反對什么、痛恨什么,就堅決防范和糾正什么。”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探索村級小微權力有效監督之路的過程也是為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的過程,只有“真刀真槍”解決問題,將群眾的一件件糟心事、煩心事細化為一張張問題清單,打通權力監督“最后一公里”,才能讓群眾切實感受到問題有人查、利益有人護。(周育成  沈鴻雁 || 責任編輯  吳劉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