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苗及地上附著物補償款是否享受到了?補償了多少錢?辦理這個補償款方便嗎?”日前,為壓實滇池環湖路臨湖一側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晉寧區上蒜鎮紀檢監察干部走進農戶家中,向農戶了解臨湖一側大棚拆除政策落實情況。
推動滇池流域綠色轉型發展是實現滇池環境保護和百姓利益雙贏的重要舉措,晉寧區紀檢監察機關下沉一線,查看相關職能部門履職是否到位,聽取意見建議反映,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并督促整改落實,著力壓緊壓實責任,用鐵的紀律守護綠水青山。
為保障滇池環湖路一側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順利開展,上蒜鎮充分發揮村務監督委員會對基層黨員干部和基層事務進行“末梢監督”的天然優勢,緊盯大棚面積丈量、地上附著物核對、相關政策落實等關鍵環節,通過參與重要決策、現場監督、核查賬目、及時公示公開等措施,督促村“兩委”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制度,將監督作用發揮到關鍵部位。
“我們既是監督員又是宣傳員,在給大家普及政策、掌握政策落實情況的同時,又及時收集群眾的問題建議,及時化解處理矛盾糾紛。”上蒜鎮河泊村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長期活躍在田間地頭、房前屋后,建好村級監督和社情民意收集兩本臺賬。
在走訪中,上蒜鎮不斷加強和規范村級監督工作,完善村務監督委員會工作紀實制度,督促村務監督委員會對相關工作政策、補償協議等方面的情況向不清楚的群眾解釋。針對出門在外的群眾,通過村民微信群及時推送信息,既做到信息公開透明,又引導群眾參與共同監督。
同時,為開展精準有效監督,晉寧區紀委監委堅持不定路線、不打招呼,深入鄉村一線、田間地頭,實地走訪大棚戶、周邊村民等,全面摸排大棚拆除問題線索,深挖整治推進過程中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以及黨員干部失職瀆職等問題線索,摸清第一線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
“一開始聽說要拆大棚,我們村很多人都不愿意、不理解,后來經過工作人員耐心細致地宣講政策、傳達新理念,讓我們了解到大棚對滇池生態的危害性,也看到了農業產業調整的美好前景,鎮政府還開展送崗上門,解決我們的后顧之憂,現在我們村家家戶戶都愿意拆除大棚,支持產業結構調整,這幾天量地簽協議還要排隊呢。”在上蒜鎮下海埂村小組田間大棚旁,一位農戶正高興地同前來回訪的鎮紀檢監察干部分享喜悅之情。
“從不理解到支持工作,是我和同事用沾滿泥土的雙腳換來的,我們只有多一些泥土味、汗水味,才能離群眾更近,才能真正做到監督為民、執紀護民。”上蒜鎮紀委書記欣慰地說。
目前,滇池環湖路一側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各項工作平穩有序推進。“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優化黨風政風監督室牽頭抓總、紀檢監察室抓片、派駐紀檢監察組抓線、鄉鎮紀委抓點的工作機制,統籌整合監督力量,規范下沉監督有序開展,以強有力的監督推動高原湖泊保護治理,守護老百姓的綠水青山。”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張念婷 張燕 || 責任編輯 國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