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關:四“廉”一體 讓村居勁吹“清風”

發布時間:2022-07-19 17:04:42   來源:昭通市紀委監委

在“清廉大關”建設行動號召下,一年來,大關縣木桿鎮木桿村根據縣紀委監委印發的建設“清廉大關”的實施方案及清廉村居實施細則,在清廉村居建設上持續發力,把以教促廉、以文養廉、以制管廉、以竹育廉四位一體推進,涵蓋打造村級清廉干部、實施清廉村務、倡導清廉民風、建設清廉文化等內容,聚力打造底色更明、亮色更鮮的“清廉木桿”。

“該同志違反工作紀律,受到黨內警告處分。請大家引以為戒,對待工作必須細之又細……”這是木桿村用鄰村的村干部違紀案例“活教材”開展警示教育的一幕。該村通過組織黨支部學習、講授廉政黨課、召開警示教育會、開辟“警示教育專欄”等方式,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同時,收集榜樣人物故事,積極開展正面典型激勵教育活動,讓大家在耳濡目染中見賢思齊。

“竹以直為美,人以正而尊。”“遵紀守法、勤政為民,清正廉潔、服務群眾……”走進木桿村,一條條設計精美的廉潔格言警句格外醒目。為提升清廉文化傳播度,該村以黨規黨紀、廉潔警句、家風家訓等為主要內容,設立清廉文化宣傳欄、打造清廉文化墻、廉潔院壩,把清廉元素融入干部、群眾的日常活動場所中,讓廉潔文化涵養出鄉村廉潔風氣。在村委會辦公樓設立廉潔文化活動室,通過組織村組黨員、干部上廉政黨課、學黨紀法規、讀廉政書籍、講清廉故事等各種寓教于樂的學習教育方式,著力把廉潔文化軟實力化身干部工作的硬支撐;活動室還設立了一個廉政書吧,在廉政書架上陳列各類黨紀法規、廉政書籍刊物,鼓勵黨員、群眾讀廉書、學廉情、明紀法。通過形式多樣的文化教育活動,不斷營造尊廉、崇廉、愛廉的濃厚文化氛圍,努力讓以清為美、以廉為榮的觀念在潛移默化中沁人心田。

“這個是權責清單、這是辦事流程圖,你們要找誰辦事、怎么辦,上面都清楚了,有問題要反映的,按照這里的方式反映……”木桿村監委委員小陳向來辦事的村民介紹“三務”公開欄里的內容。

“以前想要知道自家的土地和林權情況都不容易?,F在不同了,村上主動將大家的情況都亮出來,接受監督。”村委會公示欄上,張貼著木桿村林權確權的情況公示,村里已經形成了“人人參與監督,自覺接受監督”的良好氛圍。

該村全力推進村委會“三重一大”“四議兩公開”民主決策制度嚴格執行,嚴防村“兩委”在集體“三資”、項目工程建設等重點領域的腐敗風險;通過配齊配強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和村級監察信息聯絡員、健全定期向黨員及村民會議報告制度等措施,強化民主監督;加強村級事務“陽光公開”監督,將“三資”決策、項目建設、民生民政等與群眾息息相關、廉政風險大的村務事項,全部納入“小微權力”清單,逐一繪制流程圖,進行公開晾曬,讓干部照單履職、群眾對圖監督,以此箍緊“小微權力”,促進鄉村治理。

“竹性直,直以立身。”“竹性本孤潔,況在只園中。”竹子寓意高風亮節、清正廉潔的品質。木桿村作為本縣竹產業發展的代表村之一,著力于挖掘本土特色清廉元素,各類公開欄、工作展板使用竹元素底板、村委會廉潔文化墻繪制竹畫、廉政書吧內使用竹架、辦公室擺放竹制文具、設立竹廉長廊展示與竹相關的詩書畫等,以竹子廉潔文化為主線,打造個性化“清廉木桿”,提升清廉文化生命力和感染力。

該村將清廉建設融入到鄉村振興各項工作中,圍繞大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怨”問題,推動村級基層黨員、干部作風糾治,進一步提升帶動群眾干實事、謀發展、共致富的干事創業精氣神,努力營造政治生態山清水秀、黨員干部清正勤勉、整村風氣清朗向上的良好氛圍。(羅春苑  唐睿 || 責任編輯  陳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