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精準監督促農村勞動力穩定就業

發布時間:2022-08-18 17:09:46   來源:紅河州紀委監委

天朗氣清,微風徐徐。清晨7點左右,建水縣南莊鎮葡萄地里一派繁忙景象,“金剪刀”疏果隊的婦女們正揮舞著手中的小剪刀為葡萄疏果,通過“金剪刀”的“整形”,葡萄串顯得越發均勻好看。

“我們這支疏果小隊有30多人,每個人都練就了過硬的疏果技術,疏果以串為單位,按量記工費,在本地工作平均一天能掙200多元,到外省工資可以翻一倍,老板還承擔往返機票,出去工作一個月,收入可達上萬元。姐妹們手頭富裕了,生活底氣也更足了。”疏果隊員李大姐欣喜地對前來走訪的鎮紀委工作人員說道。

“中國早熟葡萄名鎮”——南莊鎮不僅因葡萄上市早、品質好而聲名遠播,修枝打叉、疏果、裝果技術更是得到葡萄種植界的認可,昔日葡萄地里的“打工妹”成為如今國內各大葡萄產區競相邀請的“疏果師”。該鎮近年來打造勞務用工品牌推動就業取得的成效,正是該縣紀檢監察機關下沉一線開展精準監督,促就業政策落地見效,為鄉村振興賦能蓄勢的一個生動縮影。

近年來,建水縣紀委監委聚焦穩就業、促創業、防失業等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圍繞惠企利企促進就業政策落實、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情況等方面,制定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專項監督工作方案,明確5類28項監督重點內容,對監督方式、工作要求、結果運用等內容予以明確,確保監督精準性、針對性。同時,督促相關部門扎實開展自查自糾,落實脫貧人口就業優先政策,搭建勞務協作、信息公開、就業培訓等平臺。采取“紀委監委室組鄉+業務部門”聯合監督檢查模式,抽調縣人社局、鄉村振興局等部門業務骨干組成監督檢查組,通過開展座談交流、查閱資料、實地走訪等方式,主動下沉到田間地頭、農戶家中、扶貧工廠等,對惠企穩崗、勞務輸出、扶貧就業等政策落實總體情況開展監督,著力發現并推動解決政策落實的難點、堵點,推動守好群眾“飯碗”。

“鎮上的紫陶扶貧工廠目前有多少務工人員,助農增收情況如何?”“葡萄產業合作社在資金、資源、人才方面還存在什么困難和問題需要解決?”……

在監督檢查過程中,紀檢監察干部一方面了解企業用工需求,督促各鄉鎮、相關部門提升就業服務水平,精準開展勞務對接,促進農村勞動力增收;另一方面靠前監督,對發現的麻痹大意、推諉扯皮、履職不力等干部作風問題嚴肅追責問責。

在該縣紀檢監察機關的長期合力監督下,今年以來,建水縣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908個,安置脫貧勞動力就業1049人次。“全國優秀農民工”李積秀帶領的“巧媳婦金剪刀”疏果隊已向新疆、浙江等地定向輸出疏果技能人才3000余人,每年創收近1億元,真正實現“剪刀一響、黃金萬兩”。

“農村勞動力穩定就業是鞏固脫貧成效的重要舉措,紀檢監察機關要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職責,精準施策,靶向監督,持續推進脫貧人口、農村低收入人口等就業幫扶,確保各項惠農惠民政策落地落實,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李蘭薇 || 責任編輯  段夢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