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寧:打造“同行者”品牌 創建清廉村居特色樣本

發布時間:2022-08-18 10:05:02   來源:保山市紀委監委

“以前這條路到處是坑坑洼洼‘晴時一身灰、雨時一身泥’。現在好了,硬化過后徹底解決了出行難題。”昌寧縣田園鎮文昌社區文興組居民楊大哥看著翻新好的村組道路高興地說道。

此前,文昌社區監督委員會工作人員在開展每月一次的入戶走訪過程中,收到多名群眾反映文興路段出行難的問題。經走訪核實后,社區多方協調,向上籌集資金55.9萬余元,組織群眾自籌11.2萬元,對該路段進行修繕硬化,徹底解決了群眾的出行難題。

這是文昌社區打造“小微權力監管+清廉村居建設‘同行者’品牌”以后,幫助群眾解決的實際困難之一。

今年以來,昌寧縣紀委監委為有效化解社區建設管理中出現的新矛盾新問題,提升清廉村居建設的質效,將田園鎮文昌社區作為清廉村居建設示范點,以組織引領、干群聯動為依托,探索打造“同行者”品牌,一體推進監督與權力同行、權力與服務同行、服務與管理同行,在規范小微權力運行的基礎上,構建起面對面監督、手拉手服務、肩并肩管理的清廉村居建設閉環體系。

“夯實清廉村居建設的基礎,打造屬于社區的清廉名片,關鍵要加強對小微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做到權力行使到哪里,監督就跟進到哪里。”田園鎮紀委主要負責人介紹道。

文昌社區堅持將小微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建立完善小微權力清單、社區干部責任清單、干部廉潔履職負面清單、村級涉農項目清單,并繪制小微權力運行流程圖,配套出臺重大事項“四議兩公開”決策、村級財務管理、“三務”公開等制度,選聘責任心強、敢講真話、威信度高的黨員、群眾作為特邀監督員,切實推動監督關口前移、監督觸角延伸,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同時,為踐行好為民服務的初心,架起干群“連心橋”,文昌社區組建社區志愿者隊伍,定期開展法律政策進萬家、一月一走訪、“五小微治理”等社區監管服務,變“被動解決”為“主動下沉”,精準收集、掌握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建立“社區民情檔案”,并定期進行“組織會診”,靶向施治,在有效服務群眾的同時,主動接受群眾的監督,將基層小矛盾、“微腐敗”扼殺于萌芽狀態。

“以前,群眾大小事情都找到社區上,人少事多,有時真的顧不過來。現在好了,通過擴充服務隊伍、開展上門服務,很多事情在群眾家門口就能解決,不僅群眾放心滿意,也提高了我們監管服務的質量。”文昌社區監督委員會工作人員說道。

社區干部來自群眾、服務于群眾,能力素質行不行,自身作風正不正,關系到整個社區的建設和發展。對此,田園鎮紀委堅持將嚴管嚴要求貫穿監督服務工作始終,定期對社區干部開展業務培訓和警示教育。讓社區黨員干部樹立紅線意識,增強“免疫力”,更好地為群眾服務。

“清廉村居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工程,在工作過程中要因村施策,持續激活基層監督的‘神經末梢’,讓社區干部省心清白,讓群眾放心明白,不斷用特色‘小切口’推進清廉村居建設‘大變化’。”該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張斌 || 責任編輯  宋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