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鄉,今天我們商討一下村集體資金用途,有什么‘金點子’好方法大家都可以說說……”
“只有修好田間道路,今年旺季才能將農產品銷售出去。”傍晚時分,瀘西縣向陽鄉大卓別村小組正召開村民小組決策會議,會場上大家議論紛紛。
……
近日,瀘西縣向陽鄉紀委在開展“小切口”整治民生領域問題監督檢查時,了解到大卓別村小組正集資修繕田間道路,村民們喜出望外積極支持,但在過程中,因資金不到位,且對于部分集資的資金也有村民提出了異議,道路修繕工作一再被耽誤。向陽鄉紀委知情后,與掛聯該村的聯系領導及村組干部迅速召開會議研究解決問題。很快,經與鄉黨委政府溝通對接后,政府決定出一部分資金支持村小組修田間道路。
村小組長王某得知這個消息時激動不已,為群眾切實辦實事,群眾自然會支持,村子里幾個活躍的村民在聽說這個好消息后,立即表示自己愿意盡己所能出資一起修,但是有部分群眾對資金使用問題有所顧慮。
“你們修路時的集資資金是如何保管的?在開展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還有哪些?”在得知群眾想法后,向陽鄉及時采取“黨委政府主導+鄉紀委監督+村小組(監委會)”全程參與監督的模式,對修路決策、群眾自愿出資、賬目管理公開透明情況進行監督,并要求村小組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制度,做到資金與支出每一筆賬實相符、信息公開透明,確保資金使用規范、高效、廉潔。
出資的村民紛紛表示,對修路和村務信息公開公示非常滿意:“有紀委的同志參與把關,我們省力又省心……”
經過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奔赴同一目標,大卓別村小組在臨近開學季前,新修田間道路4條,涉及500多畝草莓、蔬菜、萬壽菊等農作物種植區域,為全村190戶群眾挖通了增收致富的“快車通道”。
回頭望去,新修田間道路在山間蜿蜒盤旋,宛若銀色束帶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在基層一線工作,看到群眾臉上堆滿笑意,監督員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同時,大山的發展也離不開更多監督員共同守護。(瀘西縣紀委監委 李忠林 張瀛化 || 責任編輯 段夢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