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縣紀委監委約談后,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對我觸動很大。我們及時對相關責任人進行提醒談話,在全鄉范圍內開展自查自檢自糾,防止類似問題再發生……”近日,峨山縣岔河鄉黨委書記向前來開展“回診”的縣紀委監委干部說道。
今年年初,省紀委省監委春節期間作風建設“飛行點穴”監督檢查組到峨山縣岔河鄉延伸檢查,發現該鄉人民政府存在疑似向村級轉嫁公務接待費問題。經縣紀委監委調查核實,該問題屬實。之后,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對岔河鄉黨委書記運用“第一種形態”進行提醒談話。半年后,縣紀委監委進行“回診”,查看實際整改情況。
運用提醒談話進行警示教育是“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生動實踐。為掌握干部在提醒談話后的動態信息,避免提醒談話“一談了之”、“約談”變“空談”,峨山縣紀委監委把提醒談話的落腳點放在問題整改上,建立“回診”制度,做實做細提醒談話“后半篇文章”,實現談話處理效果最大化。
“‘回診’是殺‘回馬槍’式的再監督,目的在于查清‘療效’。”該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回診”視情況采取面對面談、實地走訪、抽查復核、跟蹤問效等方式,重點檢查提醒談話對象思想動態、吸取教訓以及問題整改進度、建章立制、警示教育等方面的整改情況。對扎實履職盡責、積極提升工作能力、創新工作舉措、整改取得實效的給予肯定,釋放嚴管厚愛的強烈信號;對錯誤認識不深刻、存在“無所謂”心理,整改走形不走心、“逢場作戲”、敷衍了事的進行再提醒、再監督,敲響思想警鐘。
同時,該縣紀委監委壓實提醒談話對象所在黨組織的日常教育管理責任,督促黨組織發揮“近距離”優勢,做好提醒談話對象的教育轉化、跟蹤聯系、心理疏導等工作,并做好成效評估向縣紀委監委報告。
“對提醒談話對象開展‘回診’是監督執紀工作的自然延伸,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題中應有之義。我們將進一步健全完善‘回診’制度,加大對提醒談話對象的后續跟蹤,以整改實效檢驗談話效果,充分發揮提醒談話的作用。”該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李瑞萍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