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對村(社區)干部特別是‘一肩挑’人員的監督,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夯實黨的執政根基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完善村級治理機制的迫切需要。各相關單位、各街道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在先行先試上做足文章,為全面推廣村(社區)干部特別是‘一肩挑’人員監督工作貢獻‘安寧經驗’。”
近日,安寧市紀委監委組織召開全市加強村(社區)干部特別是“一肩挑”人員監督試點工作推進會。會上,各部門集思廣益、建言獻策,共謀試點工作推進思路。
針對“兩委”換屆后新當選的村(社區)干部特別是“一肩挑”人員職責任務更重、權力更加集中、廉政風險更大的實際,該市印發加強村干部特別是“一肩挑”人員監督工作方案,錨定工作目標,突出工作重點,厘清工作思路,形成市紀委監委統籌協調,市委組織部、市民政局等6家市級職能部門認真履行主管職責,9家街道黨工委切實擔負直接管理責任的“1+6+9”協調聯動工作機制。把調研發現問題和收集的意見建議結合工作方案轉化為具體項目,細化為任務清單,分解為工作內容,明確責任部門、時間節點、項目負責人、任務實施人,做到工作落實到部門、責任壓實到人,以聯動出擊完善對“一肩挑”人員的監督。
為防范出現“一言堂”“家長制”,滋生“微腐敗”,該市持續織牢監督網,積極應對村級監督新挑戰。對村級權力進行正負面清單化管理,為村(社區)干部用權劃定“可為”和“不可為”的界限。制定村級小微權力清單、繪制小微權力流程圖,確保小微權力制度化、規范化和透明化運行。組織村(居)務監督委員會人員參加能力提升培訓班,建立村級監督機構人員到街道紀工委監察室進行實踐鍛煉的“點訓”機制,強化監督本領。開發使用村(社區)“小微權力e監督”平臺,依托信息化、數據化手段為日常監督插上“科技翅膀”。各街道紀工委創新推行流動接訪,做到信訪處置“沉下去”,依靠群眾力量開展村級監督,讓村級監督“實”起來、“強”起來。
此外,市紀委監委組織村干部特別是“一肩挑”人員參觀集聲、光、電于一體的廉潔文化展示廳,讓其身臨其境感受“不敢腐”的震懾;觀賞具有本地特色的廉潔文化專場文藝演出,以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傳播廉潔文化;觀看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片,接受一次思想和靈魂的洗禮;現場旁聽當地查處的典型案件的庭審,用身邊的“活教材”引發干部深思;聽取專題廉政黨課,筑牢其拒腐防變思想防線。
同時,開展廉政家訪,為“一肩挑”干部家屬送上一聲問候、遞上一封廉潔家書、做一次廉潔宣傳、提出一項廉潔齊家要求,充分發揮家庭助廉傳廉的作用,筑牢家庭廉潔防線。
“接下來,我們將在制度建設上再發力,發揮好制度治本功效,促進對村(社區)干部特別是‘一肩挑’人員監督工作落地見效。”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聶涵 呂彥臻 || 責任編輯 王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