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縣城內正在建設5個智慧停車場,年底就能全部建成投入使用,能提供750余個車位,可以極大緩解城區停車難問題。”這是日前威信縣紀委監委營商環境專項監督檢查組對照具體問題清單,向相關部門詢問電視公開服務承諾事項辦理情況的一幕。面對監督檢查組的詢問,縣住建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道。
今年以來,威信縣紀委監委立足職能職責,聚焦群眾和企業反映突出的煩心事揪心事,以點帶面、靶向施治,建立“社會監督+電視曝光+公開服務承諾+問題整改”閉環機制,壓緊壓實職能部門責任、窗口單位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動真碰硬追責問責,以鮮明的態度、嚴格的要求、有力的舉措助推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營商環境成效好不好,群眾最有發言權。縣紀委監委從基層群眾、中小企業主、兩代表一委員、離退休老干部等人員中聘請30名政治素質高、責任心強的人士為特約監督員,通過紀檢監察專項監督與社會第三方監督聯動模式,以“四不兩直”方式深入各單位一線部門,對干部在崗情況、服務態度、人員分工、劃轉事項、業務辦理流程等方面,開展“體驗式”“座談式”“暗訪式”檢查,現場記錄問題,并進行測評打分。測評結果直接報送縣干部作風和營商環境“雙提升”專項行動領導組,并納入“雙提升”成效考核和黨風廉政建設年終考核。
“群眾集中反映縣城區停車難、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入學難,工業園區企業反映與周邊村民糾紛調解難……”一系列堵點、難點、痛點問題都被詳細記錄在特約監督員的監督臺賬里。
縣紀委監委聯合縣“雙提升”專項行動領導組、縣委宣傳部、縣融媒體中心,將群眾、企業反映最集中最突出的營商環境問題制成視頻清單在電視臺通報曝光,并定期要求各單位主要負責人通過縣級電視臺就本部門作風建設、營商環境優化及問題整改向社會公開做出服務承諾。縣紀委監委根據承諾內容,及時跟進督辦,確保承諾內容按時高質量落地落實。
為全面推進營商環境優化工作提質增效,該縣紀委監委結合“清廉威信”建設行動,將涉及鄉村振興發展、教育醫療、服務小微企業、農業農村、工程項目審批等重點領域的15家縣級單位,按照部門職能職責,對標對表,列出辦事審批流程、責任清單、投訴舉報渠道,通過電視公開服務承諾節目面向社會公開公示。
“電視公開服務承諾不是喊口號、走秀場,核心和落腳點在于承諾后的落實和行動。”該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只有持續跟蹤監督,嚴肅追究做表面文章、應付整改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才能讓電視問政真正發揮監督力量,問出實效。
今年以來,該縣已攝制播出電視公開服務承諾節目4期涉及14家單位,解決群眾、企業關心的痛點難點問題45個,通報曝光問題3批次涉及16人,約談3人、組織處理4人、黨紀政務處分7人。(楊朝軍 || 責任編輯 陳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