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看公路會發光,近看全是水塘;大車壓齊半離合,小車磕著下巴殼。”
一次偶然的機會,云縣紀委監委駐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紀檢監察組看到一個視頻,視頻中是一段積水成塘的公路,過往車輛正在艱難地洑水而行,調侃的配音里夾雜著些許不滿和譏諷,讓人看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紀檢監察組迅速根據視頻圖像,幾番搜尋排查,推測該路段應在云縣愛華鎮水磨村一帶,便到實地進行察看。在云雪公路往鳳慶雪山方向,蜂王寨加油站過去大約50米處,發現了視頻里的這個水塘:因公路兩側都是圍墻,未留出排水口,加之地面低洼,雨天大量雨水匯積于此,不能自然分流出去,導致公路變成了一個亮汪汪的水塘。
只見來往的一輛輛摩托車,經過水塘時騎車人便把踩在踏板上的雙腳高高抬起,腳面差不多要齊于坐墊。有的開足馬力像只沖鋒舟般沖了過去;有的則左右搖搖晃晃,稍有不慎就會連人帶車跌倒在水里……
紀檢監察組根據察看的情況迅速作了分析研判,在第一時間向云縣交通運輸局發出了工作建議,要求解決好該路段排水防澇問題。
云縣交通運輸局收到工作建議后,立即開展工作,在該路段埋設了80米的排水管道,將路面積水引入管道排出,解決了道路積水難行的問題。至此,群眾過往不用再蹚渾水。
類似這樣的小事隨處可見。云縣紀委監委信訪室接到群眾匿名反映,“瓦窯壩有一處下水管道堵塞了,污水倒灌在地上四處流淌,惡臭連天,嚴重影響我們創建衛生城市。”縣紀委監委按程序將該信訪問題轉交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辦理。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接到轉辦通知后,及時開展管道清掏工作,很快完成了排污管道疏通、清淤和路面恢復,得到了群眾的認可。
“我們新月路18號大門前那條走了多年的泥巴路,現在也鋪成水泥路了,天晴不灰,下雨不爛,大家出行方便干凈,心里也敞亮多了。”
“以前養豬場的污水亂排亂放,又臟又臭,特別影響我們周邊住戶的生活。老百姓反映后,環保局和愛華鎮政府多次來幫解決。現在養豬場搬遷了,我們的生活環境變得干凈了。”
群眾身邊的小事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近年來,縣紀委監委秉持“群眾身邊無小事”的工作原則,把群眾身邊的小事當成大事來辦,積極為群眾紓難解困,工作中發現的群眾生產生活的困難和問題,通過監察建議、工作建議、信訪轉辦等多種方式,督促職能部門積極辦理,整改完善,做到一件一落實、一件一清楚,切切實實把群眾的煩心事辦成暖心事。(饒芳 李紹玲 || 責任編輯 王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