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村里道路不通,現在的村莊道路寬廣,還有小花園,成了熱鬧的旅游村。”在新修建的小花園旁,村民們喜出望外,一邊散步一邊感嘆:“這幾年來,村莊的變化很大,我們也有了自己的娛樂場地。”
石屏縣壩心鎮橋頭村是中國唯一的民營寸軌鐵路——個碧石鐵路進入石屏的第一站壩心站的所在地,也是遠近聞名的“鄉愁村”。隨著鄉村振興幫扶項目的實施,該村相繼啟動人居環境提升改造以及鄉村旅游開發工作,慢慢地村莊變美了、村民變富了,群眾生活越過越幸福。
然而,在2020年以前,該村由于火車停運等原因,壩心站曾一度荒蕪,加之部分村組干部在位無為等問題,村莊環境屬實臟亂差。
對此,石屏縣紀委監委聚焦基層“微腐敗”問題,根據收到的橋頭村村干部相關問題線索開展核查,對1名村干部利用職務便利,挪用集體資金的犯罪行為進行了查處。
在案發后,石屏縣紀委監委立足橋頭村實際,堅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預防在先的原則,在村“兩委”班子選定后,通過鄉鎮紀委書記上講堂的形式,舉辦“小微權力”專題培訓班,以圖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科普紀法知識、講解違規案例,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用好權、謀好利、守好廉。同時,督促壩心鎮黨委、政府加強黨紀法規的學習教育,做到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
“通過學習先輩先進事跡、觀看警示教育片、重溫入黨誓詞等方式,持續開展黨員干部黨紀法規學習教育。”壩心鎮紀委書記介紹道,我們把“關鍵少數”作為日常監督重點對象,集中開展廉政談話,打好廉潔“預防針”;一對一開展談心談話,了解思想和工作狀況,對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抓早抓小、防微杜漸。
在此基礎上,該縣將“以案促改”作為推動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和發力點,充分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梳理當地受處分干部案例開展警示教育,提升警示教育震懾效果。
“以案促改關鍵在‘改’,重點對陽光黨務和村務建設、四議兩公開和三重一大制度等方面進行整改。”該縣紀委監委聚焦鄉村振興領域、民生領域和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微腐敗”等問題,通過回訪調研督導、關鍵節點監督等方式,強化對橋頭村“三資”管理、惠民政策審核、惠民資金發放等全過程的監管,扎實做好執紀審查調查“后半篇文章”。
同時,村務監督委員會發揮監督“前哨”作用,監督橋頭村小組公示公開村級黨務、財務、政務、村務情況,通過晾曬“明白賬”,拆開干群“隔心墻”,促進村組班子更加團結,黨群關系更加融洽,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
“以案促改工作要在實踐中拓展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打通基層治理‘神經末梢’,切實讓黨員干部把心思用在抓發展、干事業上。”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道,將繼續把糾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專項監督有機結合,不斷促進鄉村基層治理廉潔高效、公開透明。(白潔 || 責任編輯 段夢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