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門:移風易俗為鄉村振興注入清廉力量

發布時間:2022-10-31 17:16:32   來源:玉溪市紀委監委

“婚事喜事標準不超過20桌,酒席菜單由所辦戶主擬好后報村委會備案,鄉村振興理事會進行監督……”為推進清廉村居建設,易門縣十街彝族鄉建大村對紅白喜事待客范圍、就餐桌數、飯菜標準等作出明確規定,寫入村規民約。同時,協調能力強、有威望、有影響力、熱心腸的老黨員、老干部、好鄉親成立鄉村振興理事會,及時上門服務,提醒村民從簡操辦,倡導文明新風。

建大村對紅白喜事劃“硬杠杠”,是易門縣把村規民約作為推動移風易俗、助力鄉村振興的代表性做法。如今,易門越來越多的村莊像建大村一樣,以規立德涵養文明村風。小街鄉歪頭山村向苗族村民發出傳統節日——花山節簡辦倡議書;浦貝鄉阿姑村收集村民優秀家訓家規、治家格言,將其制成家風家訓牌,“曬”在各家各戶門口。該縣機關、企事業單位嚴格實行黨員干部操辦婚喪喜慶事宜報告制度,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以實際行動破舊立新、移風易俗。

推動移風易俗,既是減輕人民群眾負擔、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也是清廉村居建設的題中之義。易門縣紀委監委把整治民俗節慶、婚喪喜慶中大操大辦納入“清廉易門”建設目標,協調組織、民政等部門開展民俗節慶、婚喪喜慶中大操大辦陋習整治工作,整合縣鄉村三級力量,建立分片包掛制度,對轄區內各類民俗節慶活動進行摸排梳理,建立底數臺賬,提出分類處理建議。

鄉鎮(街道)紀(工)委積極指導修改和完善紅白理事會章程和村規民約,建立健全紅白理事會工作制度,在集貿市場、農村道路、休閑廣場等重點場所設置宣傳欄、張貼宣傳標語、發放宣傳品,進行廣泛宣傳,打造家風家訓廉政教育基地,營造家庭和美、鄰里和睦、和諧清朗的鄉風氛圍。

同時,縣紀委監委堅持糾樹并舉、靶向施策,緊盯移風易俗重點環節,聚焦“關鍵少數”、重要時間節點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精準糾治分批異地操辦、收受電子紅包等隱形變異問題。督促鄉鎮(街道)、部門健全完善紅白事宜報備制度,充分發揮群眾監督作用,暢通群眾監督渠道,廣泛收集黨員干部、公職人員違規操辦婚喪喜慶事宜的問題線索,深入整治歪風陋習,遏制農村紅白事大操大辦、盲目攀比、鋪張浪費問題,助推“清廉易門”建設。

此外,該縣紀委監委監督推進組織、宣傳、巡察等部門建立專項治理聯動機制,對不帶頭落實移風易俗的及時教育提醒、督促整改,對頂風而為、屢教不改的進行處理,加大對違反移風易俗典型案件的通報曝光力度,形成震懾。(陳金萍 || 責任編輯  吳劉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