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尋甸縣功山鎮紀委針對基層黨員干部紀法意識不強,酒駕醉駕案件屢禁不止,侵害群眾利益行為時有發生等情形,在縣紀委監委訂了一堂專題廉政黨課。縣紀委監委根據功山鎮的訂單需求,精心準備包含黨紀法規解讀、本地典型案例剖析、村務監督委員會監督流程等內容的課程,為功山鎮210余名基層黨員干部打好廉政“預防針”。
為充分發揮廉政教育的治本作用,著力增強黨員干部廉政意識和拒腐防變能力,尋甸縣紀委監委通過整合廉政教育資源,推出“廉政教育菜單”,采取單位“提交訂單”,縣紀委監委“上門送教”的方式,推動廉政教育精準落地。
縣紀委監委從紀檢監察室、派駐紀檢監察組抽調業務人員組成3支廉政教育“宣講小分隊”,以家風建設、年輕干部教育管理、農村“三資”管理、村務監督委員會職責等為主題,通過理論知識講解、黨紀法規解讀和典型案例剖析等形式,以照片、視頻、漫畫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制定廉政課程“菜單”。
該縣紀委監委根據不同級別、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的黨員干部“訂單”需求,分類制定課堂內容。針對廣大黨員干部,牢牢抓住典型案例這個最直接最有力的反面教材,通過組織觀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強化警示震懾,增強黨員干部廉潔自律意識。針對干部家屬,組織觀看好家風專題片及家族式腐敗警示教育片,強化家庭家教家風教育。針對少數民族黨員干部,采取入鄉隨俗的方式,通過隨機化宣講、通俗化解讀,讓廉政教育形式“走新”、效果“走心”。針對農村黨員,將縣內村“兩委”、農村黨員違規違紀案例作為警示教育重點,筑牢農村黨員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
同時,針對部分單位對年輕干部重使用輕監管等問題,縣紀委監委組織“宣講小分隊”深入剖析各地近年來查處的年輕干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例,從如何成為一名忠誠、實干、擔當、清廉的好干部著手,“對癥下藥”打造精品課程,引導年輕干部成為黨和人民忠誠可靠的干部。
為確保廉政教育取得實效,該縣紀委監委對廉政教育成效開展滿意度調查,采取發放問卷等方式組織接受廉政教育的黨員干部對廉政教育效果作出定性、定量相結合的評價,將發現的不足與短板反饋給“宣講小分隊”。“宣講小分隊”根據反饋及時調整課程內容,進一步提升廉政教育的精準性和針對性。
“不同單位、同一單位不同崗位的廉政風險點都是不一樣的,所以‘送教上門’前,我們會針對不同受教對象進行‘配菜’,精準制定廉政教育‘菜單’,變粗放式教育為精細化教育,避免‘一人講、大家聽、滿堂灌、填鴨式’的低效率模式。”該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共有21個鄉鎮(街道)、縣直單位到縣紀委監委“下訂單”,接受廉政教育人數3000余人次。該縣紀委監委將繼續提高廉政教育的精準度,推動受教育對象實現由“入耳”到“入腦入心”的轉變。(張興吾 何麗萍 || 責任編輯 吳劉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