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諺語、廉潔小故事、廉潔漫畫……走進永仁縣中和鎮直那村,干凈整潔的村間道路旁、碩果累累的農家小院外,隨處可見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用漢字和彝文雙語書打造獨具特色的“清廉風景”,引導本村干部群眾“知廉、崇廉、尚廉、守廉”。
“這些諺語故事通俗易懂,特別是在寫漢字的同時又寫了彝文,讓我們村里一些看不懂漢字的老人也能明白寫的是什么。”直那村一位老黨員說。
今年以來,該縣紀委監委以“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村務清爽、民風清朗”為目標,堅持把清廉村居建設與地方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等有機融合,在鄉村振興建設中融入廉潔文化元素,挖掘廉潔文化資源,推動廉潔因子全面融入村居治理、融入群眾日常生活。堅持“一村一品”,打造了乍石村石頭畫廉、直那村雙語傳廉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清廉村居示范點。以點帶面,示范帶動清廉村居建設全域推進,還充分發揮德治禮序、村規民約的教化作用,引導群眾大力抵制陳規陋習,推動移風易俗,不斷涵養新風正氣。
同時,該縣紀委監委在推進清廉村居建設過程中,以箍緊小微權力為抓手,進一步規范村級小微權力運行,建立小微權力清單,編制流程圖,不斷規范“三重一大”事項決策、農村“三資”管理、惠民惠農政策落實等,完善公示公開制度,嚴格按“四議兩公開”程序議事決策,定期“公開家底”,讓權力晾曬在陽光下,督促引導村組干部規范履職用權。
該縣紀委監委通過蹲點監督、專項監督、日常監督、巡察監督等方式,及時發現村集體“三資”管理、小微權力運行、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等方面的問題,不斷延伸監督末梢,有效破解監督的“最后一公里”,嚴肅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問題,堅決鏟除微腐敗滋生土壤。
“清廉建設是關系人心向背的政治工程。”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該縣將持續深挖廉潔文化資源、厚植廉潔文化土壤,讓廉潔之風吹進千家萬戶,不斷匯聚鄉村振興發展力量。(李加娟 || 責任編輯 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