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富源縣中安街道東門河畔,廉潔文化長廊里“鬻琴知縣”孫士寅的故事吸引前來散步休閑的市民駐足觀看;
在富源縣第二小學,一場場廉潔文化主題班會、清廉家風征文活動在學生心中種下廉潔種子。
……
近年來,富源縣紀委監委堅持政治引領,強化系統思維,統籌推進清廉機關、清廉村居、清廉學校、清廉醫院、清廉工程項目、清廉金融、清廉企業等“清廉單元”建設,以點帶面,示范帶動,以“一點”帶“一域”,推動清廉建設全域覆蓋。
縣紀委監委緊盯權力運行這個關鍵點,督促各單位健全完善工作機制,把權力關在制度的“籠子”里。縣民政局制定村組干部小微權力清單、正負面履職清單,要求村組干部嚴格落實好“四議兩公開”議事決策機制,有效防止基層“微腐敗”,推動“清廉村居”建設;縣衛生健康局建立完善醫療系統廉政談話、醫藥品供應商“黑名單”等制度,讓廉潔行醫蔚然成風;縣教育體育局要求各級學校從思想道德、權力行使、制度機制和外部環境四個方面,對班子成員、校務委員、班主任、備課組組長等重點崗位人員展開廉政風險排查,對權力運行的風險點,有針對性地制定防控措施,護航“清廉學校”建設……
縣紀委監委將廉潔文化建設作為“清廉單元”建設的重要一環,深入挖掘提煉本土愛國志士和革命先烈故事中的清廉元素,在機關辦公樓、市民公園、村(社區)活動廣場等地打造廉潔文化長廊、廉政主題宣傳欄等,構筑具有富源特色的清廉文化“風景線”。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新媒體等載體,對廉潔文化進行宣傳,深入村(社區)、企業、學校進行廉政宣講,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發揮廉潔文化對群眾的熏陶作用,讓群眾在耳濡目染中感受清廉價值理念,強化全社會對清廉建設的心理認同和行為趨同。
同時,縣紀委監委充分發揮大數據監督作用,以智慧監督助力“清廉單元”建設。依托陽光監督平臺,建立黨員領導干部電子廉政檔案,對信訪舉報、黨紀政務處分、操辦婚喪事宜、主要社會關系、房產車輛、經商辦企業等12項重點內容進行信息收集,對黨員領導干部的廉潔情況進行動態化管理,為黨員領導干部精準“畫像”,從源頭上預防腐敗發生。還把群眾關注的民生政策、項目建設、村集體“三資”等情況全部納入陽光監督平臺,實行網上公開、在線查詢、全程監督,鼓勵群眾參與監督,持續織密織牢監督網絡。
“我們將把‘清廉單元’建設納入政治監督重要內容,整合監督力量,進一步探索創新監督機制,壓緊壓實各單位主體責任和‘一把手’第一責任,以有力監督推動‘清廉富源’建設邁上新臺階。”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介紹道。(李榮祥 || 責任編輯 馬雪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