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陽光,和煦得恰到好處。7時50分,隨著一輛6路公交車緩緩駛入蒙自市永安社區南湖國際小區站點,在站臺等候的乘客依次排隊上車。
“以前出門買菜都要走30分鐘,現在家門口就能乘坐公交車,真是太方便了。”
“紀委的同志,你們真是太給力了,才半個月時間就解決了我們的出行難題,我給你們點贊!”
……
圍住前來回訪的紅河州紀委監委工作人員,附近的居民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說。
從愁容滿面到喜笑顏開,這背后的故事還得從半個月前說起……
為把作風革命、效能革命落到實處、引向深入,不久前,紅河州紀委監委干部到蒙自市永安社區開展“下沉一線、助企紓困、為民辦事”實踐行動。走訪途中,州紀委監委干部被幾名群眾攔住了去路。
“你們是紀委的同志嗎?我姓王,是附近的居民,我想反映個事,不知道你們能不能幫忙解決。”
“王阿姨您好,我們這次來就是想聽聽大家的聲音,您先說說具體情況。”前來走訪的干部答道。
“我家搬到南湖國際有一段時間了,小區最近的公交車站要走二十分鐘,我和老伴兒年紀大了腿腳不好,出門太不方便了……”王阿姨無奈道。
“是呀,和社區的同志反映過好幾次,也有工作人員過來看,但遲遲沒有解決。”一旁的大姐也頗有怨言。
問題反映多時卻沒有回應,難道這背后另有隱情?州紀委監委干部立即向永安社區核實了情況。
“我們多次向上級匯報了此事,但因為涉及部門多、情況復雜,所以到現在還沒能解決。”說起南湖國際小區增設公交站點的事,永安社區黨總支書記李某面露難色。
原來,王阿姨口中所說的南湖國際小區,是新建于蒙自市老舊城區的一處商品房樓盤。近年來,城區建設快速發展,但周邊配套設施建設卻一直跟不上,再加之資金短缺、公交線路規劃不完善等問題,增設公交站點事宜進展受阻,“出行難”成為了社區居民的煩心事、揪心事、憂心事。
群眾利益無小事。為打通社區居民便捷出行“最后一公里”,州紀委監委將該問題列為重點督辦事項,迅速組織交通運輸、公交公司、社區負責人和群眾代表開展集中會商、實地勘察,并綜合考慮人流、便捷、換乘等實際因素進行面對面商討,最終商定了途經公交線路及公交站點增設最優方案。同時,明確專人對增設公交站點事宜進行跟進監督,推動該便民項目順利落地落實。
“現在6路、11路公交車都在這個站點停靠,我們坐到終點站再換乘其他公交線路進城也十分方便,從今以后我們回家的路不再‘坎坷’啦。”望著剛建成落地的公交站點,王阿姨笑著說道。
冬日陽光還是那么溫暖,回頭望去,這一刻,陽光映照在王阿姨洋溢著笑容的臉上,仿佛也暖進了紀檢監察干部的心頭。(紅河州紀委監委 楊紫童 || 責任編輯 陳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