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信:一線監督 “蔬”困更“蔬”心

發布時間:2023-01-04 17:22:19   來源:昭通市紀委監委

新雪初霽,寒意襲人,走進威信縣扎西鎮院子村蔬菜種植基地,放眼望去,白菜、菠菜、蒜苗等蔬菜長勢喜人。采摘、打包、裝車……農戶們忙得熱火朝天。

然而,一個月前,這里卻是另一番景象。

“黃大姐,蔬菜收成怎么樣?”

“挺好的,挺好的……”

去年11月中旬,檢查組初到黃大姐家里了解情況,看到她欲言又止,面露難色。

檢查組追問道:“是不是還有什么困難?”

“就是不大好賣……”原來,受到疫情影響,外地采購商減少,物流配送不便,蔬菜銷路受阻,黃大姐顯得有些失落。

“你先別著急,我們一起想辦法。”檢查組連忙寬慰道。

蔬菜一旦滯銷,菜農們倒貼成本不說,還影響來年的種植計劃和收入,剛有起色的生活可能也會重新陷入困境,甚至存在返貧風險。

“絕不能因為豐產不豐收影響了致富。”從黃大姐家出來,檢查組一路都在思考如何打通銷路,幫助菜農們渡過難關。

為解決菜農銷路難問題,該縣紀委監委積極督促縣農業農村局、縣工業信息商務科技局等部門協調解決銷路難題,積極推進“農超”對接。經多方共同努力,很快,縣內4家農貿市場和3家超市的負責人通過實地考察后,與菜農簽訂購銷合同,有效解決了蔬菜滯銷問題。

“原本以為會爛在地里的蔬菜,沒想到僅一個月的時間就賣出去了。”燃眉之急得到解決,黃大姐終于喜笑顏開。院子村其他種植戶的臉上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表示日子可以過得更“蔬”心了。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威信縣紀委監委緊盯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深入田間一線開展過渡期專項監督,采取“日常監督+專項監督”等方式,將監督“探頭”架在田間地頭。滯銷蔬菜快速變現的背后,正是該縣紀委監委通過監督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生動實踐。

部門“管得著、看不見”和群眾“看得見、管不了”一直是鄉村振興產業項目發展過程中的堵點和痛點。為解決這一問題,該縣紀委監委還督促推動村級產業項目健全完善“雙綁”聯結、土地流轉、栽培管護、產銷兩旺等14個方面的制度和協議,以監督護航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及時解決群眾困難,做到監督服務“兩不誤”,助力農戶增收致富。(楊超 || 責任編輯  李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