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甸:以“沉浸式”警示教育做實案件查辦“后半篇文章”

發布時間:2023-01-06 17:07:18   來源:保山市紀委監委

“某單位為歡送調出的干部、迎接新加入的干部,違規組織公款宴請。如果你是被邀請的干部,這時,你會怎么辦?如果你是負責承辦此次宴請的同志,你該怎么辦?”日前,施甸縣組織全縣各鄉鎮、縣直單位“一把手”及其家屬267人通過現場觀看模擬演繹情景短劇的方式,創新開展“一把手”“沉浸式”警示教育大會。

據了解,這樣的場景模擬是施甸縣豐富警示教育活動的創新載體,讓領導干部及其家屬身臨其境,“零距離”現場感受廉政風險場景,切實增強警示教育代入感,杜絕“看客”心理,著力提高“一把手”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的能力,進一步深化警示教育作用的創新方式。

案例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長期以來,“一把手”這一關鍵崗位,普遍面臨著“上級監督太遠、同級監督太軟、下級監督太難、社會監督太弱”的困境,一旦出了問題,就有危害班子、帶壞隊伍,污染一方政治生態的風險。針對這一情況,施甸縣聚焦近年來查處的“一把手”違紀違法案例,從中篩選出一批具有典型意義的案例作為警示教育“活教材”,深入剖析“一把手”信念動搖、腐化墮落的思想病灶,并結合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類風險誘惑以及可能存在的違紀違法風險點精心創作警示教育劇目,持續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做深做實案件查辦“后半篇文章”,將典型案例轉化為警示教育資源,形成警示教育劇目庫。

在全縣的“一把手”沉浸式警示教育大會上,從劇目庫中挑選了違規公款吃喝、違規私設“小金庫”、違規向管理服務對象借款3個劇目,由縣紀委監委的工作人員依次進行場景模擬演繹。每演繹一個劇目后,隨機抽取一名鄉鎮、縣直單位“一把手”現場回答問題,感受在特定風險情景中抉擇時的心態。答題結束后,由主持人對違紀違法情節和相對應的黨紀法規條款,以及將會面臨的嚴厲處理進行解讀,真正實現以案說紀、以案釋紀、以案明紀。同時,在劇目演繹、現場答題和紀法解讀結束后,還隨機抽取3名參會領導干部,談感受、談體會,進一步增強警示教育的感染力、震懾力。

“還原的場景非常真實,在現場看著‘一把手’一步步突破底線、跨越紅線,最終走向違紀違法的全過程,讓我深受警醒。”觀看劇目后,一位縣直單位“一把手”深受觸動,并表示在平時工作中一定自覺接受各類監督,貫徹好民主集中制原則,切實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

用“身邊事”警示教育“身邊人”,是施甸縣將警示教育與審查調查工作貫通,做實案件查辦“后半篇文章”的重要一環。“沉浸式”警示教育,將領導干部代入廉政風險場景,利用“身邊”案例拉近教育距離,幫助受教育者摒棄“看戲”心態,為出現共性問題的“一把手”量身定制警示教育“套餐”,既達到同病共治,也達到及時警醒“一把手”的目的。切實增強“關鍵少數”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自覺,以“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達到查處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我們將持續把身邊的典型案例轉化為警示教育資源納入劇目庫,以‘沉浸式’體驗,引導黨員干部不斷增強拒腐防變風險意識,筑牢清正廉潔思想根基。幫助案發單位查找制度建設的薄弱點、權力運行的風險點和監督管理的空白點,扎實做好查辦案件‘后半篇文章’。”施甸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嚴琰 || 責任編輯 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