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用時最短的一次換證經歷,去了一個窗口就辦好了。”近日,在楚雄彝族自治州政務服務中心大廳內,店主王女士拿著剛辦理好的營業執照感嘆道。
政務環境是城市發展環境的“風向標”。楚雄州以作風革命、效能革命為抓手,按下“快進鍵”,助力政務服務跑出“加速度”,打造一流發展環境。
作風革命、效能革命,首先是一場觀念革命。楚雄州以大力轉變思想觀念、工作作風為先導,率先在全省政務服務系統和州級部門制定并印發了《“第一議題”學習制度規定(試行)》及《關于貫徹落實“第一議題”學習制度的實施細則》,通過嚴把選題、推送、學習、運用、考評等“五個學習關”,推動“第一議題”學習重在平常、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同時,開辦“政務服務大講壇”,推行“師徒制”幫帶責任制,努力培養一批理論通、政策通、業務通、文字通、技術通的政務服務干部。
楚雄州注重激發隊伍活力,健全完善流動紅旗之星、黨員示范之星、先進窗口之星、優秀服務之星和能力標桿窗口、質量標桿窗口、效率標桿窗口、紀律標桿窗口、形象標桿窗口的“四星五窗”爭創標準、內容和程序,以“掛旗加星”促示范引領。細化和完善一次性告知制、首問負責制、跟蹤問效制、限期辦結制、效能監察制、責任追究制、績效考核制等工作運行機制,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進一步強化窗口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和進取意識,助推作風轉變,以主動服務、優質服務讓群眾舒心、企業順心。
圍繞加快發展抓效能,楚雄州以提高效率為要義,把“放管服”改革作為窗口單位轉職能、提效能、優服務的重要載體,進一步加大行政審批事項削減、整合力度,探索建立“一站式”服務,讓群眾、企業最多跑一趟。針對企業和群眾急需解決的問題,該州堅持急事急辦、要事快辦、特事特辦,做到簡單事項“即辦即走”,復雜事項“一窗進出”,努力為企業和群眾提供便捷高效服務。截至目前,全州依照申請辦理行政權力事項從2019年的7428項調整為4596項,精減率達38.13%;取消證明材料356項,精簡率達62%。
打破部門數據壁壘,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和企業少跑腿甚至不跑腿。截至目前,全州“一部手機辦事通”上線20個主題1679個事項,使用手機辦理業務量達641.43萬件,人均辦件2.84件。切實解決了各職能部門普遍存在的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等問題,實現了在線辦事、信息查詢、生活繳費的“掌上辦”“一站辦”。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發展的基礎,也是一個地方招商引資的金字招牌。楚雄州通過打好審批服務“主動仗”和交易服務“組合拳”,在審批行動落實上再提速,建立健全公共資源交易的常態化監管,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的一體化服務監管體系。圍繞打響“楚雄效率”“楚雄服務”“楚雄誠信”營商環境品牌,構建完善全周期、全過程、全方位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做大做強的長效機制。同時,進一步規范工作人員服務、考勤,做到服務精準、紀律嚴明、用語文明,在服務質量上再優化。截至去年,全州市場主體總數達21.87萬戶,同比增長13.23%。
效能建設、轉變作風永遠在路上。下一步,楚雄州將扎實開展好作風革命、效能革命,強力轉作風,激發新狀態,持續推動干部干事創業、擔當作為,優化營商環境。(馬學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