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微故事 | 村口茶飄香

發布時間:2022-01-07 15:19:11   來源:臨滄市紀委監委

已經記不清是第幾次走進忙貴平掌自然村,老李仍然仔細打量著路邊的一草一木,放眼望去田野里都是長勢喜人的再生水稻,道路兩旁的芒果樹、桂圓樹郁郁蔥蔥,聞著輕風中淡淡的茶香,老李心中的“大石頭”終于落下了。

忙貴平掌自然村是雙江縣沙河鄉的一個村寨,生產生活條件較好,近年來,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政策的引領下,更是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村民們的日子過得有聲有色。幾個月前,縣巡察組到該村巡察期間,很多村民卻向巡察組反映村里王兆華家養殖生豬造成污水污染農田、臭氣影響生活的問題。

“村里的綠化、美化都做得很好,但是這個養殖場排放的污水、臭氣對我們生活影響很大,希望巡察組幫忙管管。”村民紛紛向巡察組訴苦。

擔任巡察組組長的老李,立即組織巡察干部兵分兩路核實村民反映的問題。一組沿著村子周圍的水溝、農田查看污水影響范圍,另一組到王兆華家實地摸排養殖場規模、排污方式等具體情況。

經過巡察組實地走訪、個別談話,事情逐漸明朗起來。原來,王兆華家養殖生豬10余年,由于沒有合適的地點,他家就把生豬養殖場建在家門口,起初養殖規模不大,并未造成什么影響,但隨著養殖數量增至500多頭后,僅靠化糞池和沉淀池排污效果不佳,大量的污水露天排放,部分污水順著農田灌溉的小溝直接排放到農田里,導致農田肥力過剩,影響莊稼生長,也污染了環境,周圍老百姓怨聲載道。

“我們也多次到王兆華家做思想工作,但直接拆除養殖場經濟損失太大,他家始終不同意,如果能有其他解決辦法就更好了。”忙貴平掌自然村黨總支書記介紹道。

“群眾的幸福感要想辦法提升,個人的合法權益也必須保障。”老李說,這關乎民生問題,我們要及時反饋,督促解決。

當日傍晚,巡察組將問題作為立行立改事項反饋給沙河鄉黨委政府,鄉黨委政府及時召開班子會議研究,成立了由掛鉤部門、鄉干部組成的黨員先鋒服務隊,一方面對養殖環境進行專業鑒定,另一方面在不影響群眾生產生活的前提下,邀請縣里的農技專家針對王兆華家的實際情況,為其產業轉型升級出謀劃策。

在多次溝通協調后,王兆華終于同意對養殖場進行改造,“以前只是單方面考慮自家經濟損失,沒有想到會給村里的環境帶來這么大的影響。現在我想通了,既然排污設施不完善,我家決定賣掉生豬后拆除養殖場進行改造,建蓋茶葉加工廠房轉行做茶葉生意。”

經過全面改造、消毒滅菌,養殖場成功轉型為茶葉加工廠,困擾村民的臭味異味問題得以巧妙解決。“養殖場拆除以后,村里的空氣好了、灌溉農田的水也清亮了很多,和巡察組反映問題還真管用啊。”忙貴平掌自然村的村民高興地說,現在走進村里飄來的是悠悠茶香。

“李組長來啦,到我家喝口茶吧。”清脆的招呼聲把老李從回憶拉回了現實,迎面走來的正是王兆華,只見他肩上扛著兩袋新鮮茶葉,準備帶回自家廠房加工,老李走上前幫忙扛起一袋,兩人有說有笑朝著王兆華家走去。( 羅英芳  李榮芳 || 責任編輯 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