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微故事 | 偽造的工資名冊

發布時間:2022-07-14 17:28:15   來源:紅河巡察

“請你談談這筆30萬元的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你們是怎么使用的?”

“這30萬元我們是用在恢復倮鋪茶廠建設項目中,主要是購買水泥、磚、石棉瓦等材料。”

“其中有3萬元的支出沒有相關憑證,這個情況你是否清楚?”

“我記不清楚了,我得去核對一下。”

……

這段對話發生在元陽縣委第五巡察組工作人員與新街鎮倮鋪村委會副主任普某之間。

2020年元陽縣委第五巡察組對新街鎮倮鋪村委會開展了巡察。在查閱村委會財務憑證時,巡察組工作人員小楊發現村委會30萬元的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相關經費開支中有3萬元沒有相關支出憑證,并在當天的組務會上將這個情況告訴了巡察組組長,組長當即決定與村委會副主任普某開展談話,了解相關情況。

在與普某談話之后,普某很快向巡察組提供了一份《倮鋪茶廠恢復裝修人工登記名冊》和情況說明,作為3萬元支出的證明材料。而這份“突然出現”的名冊卻讓長期從事監督工作的巡察組組長產生了疑惑:為何這份沒有在村委會財務憑證中的名冊,談話后普某卻能迅速提供?

巡察組對《倮鋪茶廠恢復裝修人工登記名冊》中的人員進行了走訪了解,發現名冊上的多數人員未參與過項目建設和領取過勞務費。

了解相關情況后,巡察組再次與普某進行談話。

普某支支吾吾地說道:“因為我和村委會主任羅某沒有好好保管材料,《倮鋪茶廠裝修請工發放工資名冊》被我們弄丟了,上次你們找我談話后我就跟羅某商量要怎么辦。因為怕承擔丟失材料的責任,我們就一起偽造了《倮鋪茶廠恢復裝修人工登記名冊》,我們自己簽字按手印后,將名冊和情況說明一起交給了你們。”

“你們作為共產黨員、村委會的干部,沒有認真履行工作職責,遺失財務憑證已經造成了不良的影響,不僅不如實說清問題、承認錯誤,反而偽造名冊,向巡察組提供虛假的材料,簡直是錯上加錯!”巡察組組長在了解事實原委后對普某進行了嚴厲的批評。

“組長,我認識到我的錯誤了,我作為村委會的干部應該認真工作,在村里起表率作用,我卻一而再地犯錯,真的很慚愧。無論組織給我什么樣的處分,我都誠心接受,一定改正。”

之后,巡察組對倮鋪村的財務憑證再次進行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整改。羅某和普某的問題及時移交紀檢監察機關處理,他們為自己偽造名單的行為“買單”。

“在對村巡察的過程中,要堅持‘群眾導向’,聚焦群眾反映最強烈、最突出的問題靶向發力,把巡察工作開展到群眾身邊,讓巡察干部走進群眾家中、走到田間地頭,切實督促解決與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問題。”第五巡察組組長說。(元陽縣紀委監委  羅靜軒 || 責任編輯  段夢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