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微故事 | “爛泥路”蝶變“致富路”

發布時間:2022-08-02 17:15:20   來源:紅河州紀委監委

“這條路修通后,地里種的烤煙、蘿卜就能及時運出去了。”石屏縣異龍鎮他臘村村民站在這條聯通村外主干道的“致富路”上高興地說著。

他臘村屬于石屏縣偏遠山區,由于該村居住地和主要種植地僅有一條窄小的土路相連,交通極為不便,尤其是遇到雨雪天氣,便變成坑洼難行的爛泥路,嚴重影響村民勞作和經濟發展,因此,打通致富路上的“中梗阻”成為當地群眾殷切期盼。

在縣政府的支持下,一條水泥路在他臘村如火如荼地開建。然而,今年3月,在石屏縣啟動十五屆第二輪常規巡察中,縣委第三巡察組在開展“直接巡村”工作時,卻意外收到了村民的“吐槽”。

“這條路原本早該完工投入使用,但是現在徹底停工變成‘爛泥路’……”

“眼下,蘿卜就快要收獲了,還想著今年路通了我們可以把車開到地旁邊,不用再人工挑出來……”

“都說巡察組能幫我們老百姓解決煩惱,你們可得趕緊幫忙出出力啊……”

縣委第三巡察組一行人在了解到村民的訴求后,立即前往目的地進行實地勘察,在察看路段建設后,巡察組發現該路是分段修建,停修后成了一條“斷頭路”,村民前往田地干活只能從窄小崎嶇的一條田埂上穿行,情況比之前更糟糕。

“本該完工的項目,現在卻停工,緣由是什么?”帶著疑問,巡察組找到他臘村村委會主任。

“修路之前我們召集大家,開過群眾會,告知過修路是政府出錢,沒有補貼費,大家都是一致同意,之后有一家因地會被占到一部分覺得自己吃虧,就不同意了。現在修路的最大障礙就是協調難……”面對巡察組的詢問,該村村委會主任無奈地說出停工的原因。

“難也得做呀,‘要致富、先修路’,這條路對村民意義重大,你們要克服畏難情緒,發揮村黨支部的作用,不能因為協調難就放任不管。”巡察組在聽到回答后語重心長地說道。

隨后,巡察組將實地走訪和個別談話掌握的情況及問題反饋至他臘村黨組織,要求立即整改,全面壓實壓緊村級黨組織的整改責任。

在巡察組的推動下,這條長1.2公里、寬4米、溝深1.2米的“致富路”終于建成通車。從此,村民再也不用走泥濘的土路,極大地方便了生產生活,幸福生活未來可期。(石屏縣紀委監委  白潔 || 責任編輯  段夢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