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微故事 | 跑偏的低保政策被“巡”正了

發布時間:2022-12-08 17:10:36   來源:普洱市紀委監委

“太感謝你們了,和你們反映問題不久后,村干部就來我家核實相關情況了,現在他們已經幫我申請了低保,說等審批完就能領到了。”日前,寧洱縣德化鎮干田村的張大媽專程找到巡察干部告知這個好消息,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事情還得從今年9月十四屆寧洱縣委第三輪巡察第二巡察組進駐德化鎮說起。

“你們就是巡察組的同志嗎?我有問題要反映。”當第二巡察組在德化鎮干田村走訪時,一位大媽沖出來拉住組長,激動地問。

“大媽您別著急,有什么事情慢慢說……”組長邊扶著大媽到附近村民家找椅子坐,邊安撫道。

“我今年已經74歲了,一直都跟著沒成家的大兒子生活,自己左腿截肢了,干活不方便,我家大兒子也是腿腳有殘疾,做不得重活,日子真的是難過啊……”說到這些,大媽沉沉地嘆了口氣。

“家里的情況村上是否了解,你們享受低保了嗎?”

“村里來了解過情況,但他們說我家三兒子是老師,不符合享受低保政策,但他自己家里也不富裕,老婆孩子一大家子等著他養……你們能不能把我家的情況和領導說說?”大媽焦急地問。

“大媽,您反映的情況我們大概了解,你說的事我們會給你一個答復。”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低保政策能否落實到位關乎著困難群眾的冷暖安危,關乎著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走訪結束后,巡察組第一時間召開組務會,對張大媽反映的問題進行討論分析。

“家里有公職人員就不可以享受低保嗎?”

“不對啊,這和我們從縣民政局了解的政策不一致呀。”

“我和小蔡走訪的勐泗村有戶低保戶情況和這位大媽家差不多,家庭成員中有一名公職人員,但綜合考慮家庭特殊,他家已經享受了低保政策。”

……

一時間,該問題引發了巡察組成員的討論。

“低保政策是一項利國利民的民生工程,低保金更是困難群眾的‘救命錢’,同類性質的家庭為何一戶能享受另一戶卻不能,我們要深入了解,及時幫助解決,確保惠民政策不跑偏。”最后,巡察組組長嚴肅地說。

帶著疑問,巡察組成員分為兩組,一組到縣民政局核實相關政策要求,一組到德化鎮黨委核實相關政策落實情況。

經核實,2021年省民政廳印發的《云南省最低生活保障審核確認實施細則》中明確指出,家庭人均收入高于當地城鄉低保標準,但低于低保標準1.5倍,且財產狀況同時符合相關情形的家庭,屬于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可結合實際綜合認定是否納入保障范圍。因鎮、村兩級相關業務人員對新制定印發的低保政策理解和把握不到位,認為只要有子女是公職人員就搞“一刀切”,不可以享受低保,導致該戶一直未能享受低保。

接到情況反饋,村“兩委”班子立刻對大媽家的收入情況進行了核查,發現張大媽家確實符合享受低保政策,立刻嚴格按照程序為其申報了低保。

同時,巡察組就該問題與鎮、村相關負責人開展座談,要求針對低保動態管理工作舉一反三,全面排查,及時發現救助對象,對低保動態管理不及時、不精準的迅速整改,讓群眾精準地獲得基本保障。

“不機械執行惠民政策,從群眾的實際困難出發,為其排憂解難,將黨的好政策真正落細落實,是我們巡察組應有的擔當。”面對張大媽的感謝,巡察組長說。(寧洱縣紀委監委 李艷 || 責任編輯 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