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云紀時評:同步推進物質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

發布時間:2022-06-07 11:19:12   來源:云南法制報紀檢監察周刊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指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許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國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注重同步推進物質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6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2022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時強調:“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為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作出更大貢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加強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領導,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系統謀劃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一體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態文明建設從認識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的變化,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性的認識,明確了生態文明建設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建設生態文明,關系人民福祉,關系民族未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深入,生態文明建設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使生態文明的戰略地位更加明確。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就深刻指出:“我們在生態環境方面欠賬太多了,如果不從現在起就把這項工作緊緊抓起來,將來付出的代價會更大。”并多次強調:“要實現永續發展,必須抓好生態文明建設。”即便是“經濟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強烈的不滿情緒上來了,那是什么形勢?所以,我們不能把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倡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等僅僅作為經濟問題。這里邊有很大的政治。”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沒有別的選擇。”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黨同志都要清醒認識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污染的緊迫性和艱巨性,清醒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真正下決心把環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態環境建設好,為人民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綠水青山是環境、自然價值和生態效益,金山銀山是發展、經濟價值和經濟效益。同步推進物質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二者相輔相成,內在辯證統一。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必須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綠色發展,核心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關鍵是要通過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游等方式,實現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的統一,將自然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優勢,走出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道路。

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和制度創新,開創了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時代,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明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方向、目標、途徑和原則,揭示了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發展的本質規律,開辟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理論的新境界,對建設富強美麗的中國和清潔美麗的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我們要堅定不移全面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發展理念,深刻把握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宗旨精神,始終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系統思想,深刻領會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等新思想新理念新戰略,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保持戰略定力,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來謀劃經濟社會發展,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統籌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生態環境保護一直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關注的“國之大者”。“我對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問題看得很重。”對生態文明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念茲在茲,多次發表重要講話,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不僅從“國之大者”的戰略高度強調生態環境保護的極端重要性,而且以“國之大者”的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對生態環境保護作出了戰略部署和要求。紀檢監察機關要心懷“國之大者”,充分發揮監督執紀保障、促進完善發展作用,更加自覺地深入學習領會和堅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緊緊圍繞黨中央關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作出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加強政治監督,為同步推進物質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推動我省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提供堅強的紀律保障。(紀軒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