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清風網評 | 在“學史”中洗禮 在“力行”中升華

發布時間:2022-10-14 10:03:41   來源:云南省紀委監委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翻開中國共產黨黨史,聆聽一位位革命烈士的感人事跡,讓信念的力量穿越時空、歷久彌堅,照亮前路、啟迪未來。每一次學習黨史,都是一次思想的點名、精神的整隊。掩卷而思、受益匪淺,讓思想又一次充實了歷史智慧的力量。

學好黨史是黨員干部終身的“必修課”。黨史是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蘊含著中國共產黨的精神密碼,也是走向未來的精神路標。通過學習黨史,讓我們把歷史情懷、思想情懷、斗爭情懷和為民情懷有機結合起來,深刻認識一代人有一代人使命、擔當的精神內涵,以更加強烈的憂黨之心、為黨之責、強黨之志,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

學好黨史是錘煉黨性修養的“透視鏡”。欲知大道,必先知史。通過不斷學習黨史,讓我們體悟到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傳統,筑牢信仰之基,謹記黨史上一些重大事件的經驗教訓,汲取砥礪奮進的強大精神力量和智慧,始終保持一種清醒、警醒和敬畏,堅持實事求是、堅持黨性原則、堅持嚴明紀律、堅持律己以廉,不斷增強拒腐防變能力。

學好黨史是跟上時代步伐的“金鑰匙”。通過不斷學習黨史,我們才能懂得,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多么不容易,理解堅守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之重要。回望黨史,讓我們拓展了歷史思維和歷史眼光。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下新問題、新風險,可以在歷史中找到借鑒和啟迪,把知識空白、經驗盲區、能力弱項補起來,切實增強解決問題、化解風險的本領。

追溯源頭,汲取智慧營養;面向未來,思考使命擔當。作為一名黨員干部特別是紀檢監察干部,要用黨史這一“最好的營養劑”,補精神之“鈣”,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讓信仰之火熊熊燃燒,從中汲取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力量和勇氣。

厚植絕對忠誠的底色。要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忠誠履行黨章和憲法賦予的職責使命。立足監督職責,把政治監督工作作為首要任務,準確把握政治監督的深刻內涵,聞令而動、忠誠履職,堅決與消極腐敗現象和不正之風作斗爭,把忠誠干凈擔當落實到工作中、體現在行動上。

淬煉干事創業的成色。紀檢監察機關干的就是拿手術刀的活、監督的活、得罪人的活,要從我做起,主動挑“沉重的擔子”,主動接“燙手的山芋”,扛牢監督的首責,做到既敢于監督,又善于監督,較真碰硬,在平凡的工作中展現敬業精神,把工作依規依紀依法做細做實。

擦亮為民服務的本色。聚焦住房、醫療、教育、養老、社保、環保等重點民生領域,緊盯群眾的“急難愁盼”,加大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整治查處通報力度,保障群眾合法權益,讓廣大干部群眾在一件又一件小事中感受到作風建設帶來的切實變化。

培植守正創新的特色。要積極探索用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創新廉潔文化宣傳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新路徑,深化拓展黨風廉政建設“大宣教”格局,形成體系上下結合、資源充分整合、渠道載體多元、工作內外聯動、網絡有效覆蓋的宣傳警示教育格局,以宣傳工作不斷助力“三不腐”綜合功效持續發揮,讓求真務實、清正廉潔的新風正氣不斷充盈,在全社會著力營造崇廉尚廉濃厚氛圍。(普洱市紀委監委  伍曉慧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