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深入挖掘家風文化 以好家風涵養社風民風

發布時間:2023-03-20 13:15:33   來源:紅河州紀委監委

“小朋友們過來聽故事啦,你們知道家風是什么意思嗎?”

“家風是愛學習、家風是講禮貌、家風是……”

“對,家風是我們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好風氣,好作風。只有家風好了,我們的小家才會更好,我們的國家才會更強……”這是蒙自市在社區組織開展“廉味”婦女節話家風活動現場的一幕。

近年來,紅河州紀檢監察機關始終把家風建設融入全面從嚴治黨整體布局,深入挖掘家風文化、發揮家風文化的教育效能,以良好家風帶動黨風政風、引領社風民風。

該州采取多種形式將家風教育融入春節、婦女節、植樹節、端午節等節日活動中,以“體驗式”“浸潤式”方式組織開展傳家風家訓親子閱讀、聽母親講家風等活動,寓教于樂,增強家風教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響力,使家風教育“接地氣”、融入日常生活。

同時,深入挖掘廉潔文化資源,在建水文廟、建水朱家花園、石屏袁嘉谷故居、中共云南一大會址蒙自查尼皮等歷史人文古跡、紅色紀念地及尹壯圖、楊繩武等紅河籍歷史人物中挖掘優秀家風文化開展教育。建水縣以朱家花園家規家訓為載體,挖掘整理出一套以“循規矩、慎言行”為主題的家風教育講解詞,集中展現其家規家訓及名言警句內涵。紅河縣整理古村落他竜村的清廉家風故事、蒙自市整理清朝內學閣士尹壯圖的家風故事并充分運用于黨員干部廉潔教育、干部家屬家風座談、學校家風教育等活動中。

“以家風促廉風需要全社會凝聚成力、同頻共振。”紅河州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積極聯動宣傳、婦聯、教育等各行業各戰線的力量,發揮家風社會治理作用,涵養社風民風。元陽縣、綠春縣、屏邊縣把家風家規與哈尼族、彝族、苗族等少數民族文化結合,寫進村規民約之中,有效引導基層群眾摒棄傳統陋習。個舊市通過“小手拉大手”等形式多樣的家風進校園活動豐富清廉學校建設內涵,喚起父母對家風家教的重視。同時,充分運用媒體平臺,制作漫畫、小視頻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新媒體作品講述身邊的家風故事,讓優秀家風貼近群眾、深入群眾,在全社會營造積極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圍。

此外,該州還注重寓家風建設于各類監督之中,以監督治理效能激發家風建設的教育治本功能。聚焦領導干部及其家屬、親屬、身邊工作人員,深化運用“四種形態”,經常教育提醒,督促領導干部帶頭抓好家風建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開遠市紀委監委督促各級黨組織定期開展家風廉訪,聚焦黨員干部“八小時以外”的“朋友圈”“生活圈”和“社交圈”,引導家屬常吹“耳邊風”、筑牢“防腐墻”。

“家風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必答題,也是黨員干部一輩子的必修課。”紅河州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充分發揮好宣傳、引導、教化功能,不斷探索新途徑新方式,充分發揮好家風建設在作風涵養、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的助推作用。(徐雪 || 責任編輯  王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