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運用紅色資源 厚植廉潔文化土壤

發布時間:2023-06-21 14:07:54   來源:楚雄州紀委監委

“1935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紅一軍團長征過武定時,在白路木高古村墻壁上寫下標語,鼓舞當地群眾同封建地霸和反動政府作斗爭,在彝族地區傳播了革命思想。紅軍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以實際行動播下了廉潔的種子。”在武定縣白路鎮木高古村紅色教育基地,講解員聲情并茂地對前來參觀的黨員領導干部進行講解。

近年來,武定縣紀委監委準確把握新時代廉潔文化的內涵和要求,深入挖掘縣內紅色廉潔文化資源,將紅色文化與廉潔文化相融合、革命傳統教育與紅色廉政教育相貫通,充分發揮“紅色+廉潔”的聚合效應,在傳承紅色基因中廣泛培育清正廉潔價值理念,增強黨員干部“不想腐”的自覺,以紅色文化、廉潔文化持續涵養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該縣依托白路鎮木高古村紅軍標語、獅子山紅軍哨以及武定特別支部紀念碑等革命歷史資源,打造紅色廉政教育陣地,努力把鮮活的紅色資源轉化成黨員干部的“紅色廉潔課堂”,使黨員干部重溫“紅軍長征過武定”的崢嶸歲月,在潛移默化中凈化心靈,樹立廉政為民、廉潔從政的價值理念。

同時,加強紅色廉潔文化陣地建設,武定縣構建了以黨性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紅色教育基地、法治主題公園為主要內容的廉潔文化教育矩陣,以重走紅軍路、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分層分類、多形式、多途徑組織全縣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到廉政教育基地和革命遺跡遺址接受紅色廉政教育,連點成線打造出一條條具有武定縣特色的“紅廉路線”,全方位織密廉潔文化宣傳教育網,唱響武定反腐倡廉好聲音。去年以來,超過1萬多名黨員干部及公職人員接受廉潔文化教育,廉潔文化建設日益深入人心。

此外,武定縣紀委監委不斷創新傳播載體手段,盤活宣傳紅色廉潔文化陣地,統籌報、臺、網、微、刊等各類媒體資源,線上打卡武定紅色廉潔文化教育陣地,線下開展紅廉故事征文、紅廉繪畫攝影書法作品征集、家庭助廉等活動,增強紅色廉潔文化傳播力、吸引力、感染力,讓廉潔文化深入群眾、走進日常、融入生活。

“我們將持續深挖本地紅廉資源,強化紅廉文化與‘清廉武定’融會貫通,不斷擴大廉潔文化的覆蓋面和輻射面,高質量推進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葉向暉  羅洪梅 || 責任編輯  王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