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以清促治 激活清廉村居“內生因子”

發布時間:2023-11-06 17:23:16   來源:普洱市紀委監委

“壩利村對模板式定制、內容雷同、結構相似的村規民約進行‘修規補容’,用規范的法言法語表述,列舉了20條賠償細則,對相關賠償進行了詳細的規定,在調解群眾鄰里糾紛上十分管用。”

前不久,墨江縣雅邑鎮壩利村村支書用村規民約調解了一件鄰里糾紛,他表示通過新修訂的村規民約,改變了該地“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鬧”的狀態。

與時俱進修訂村規民約,是普洱市各級基層黨組織積極倡導移風易俗文明新風尚,推動“清廉村居”建設的一個重要抓手。

村居是清廉建設的前沿陣地和神經末梢,為進一步完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用制度管廉、文化潤廉,普洱市紀委監委通過印發方案,把清廉村居建設作為“清廉普洱”建設的六個載體之一,作為監督護航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以黨建引領鄉村治理,以完善基層監督體系和提升監督能力為抓手,縱深推進清廉村居建設,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清廉普洱”打下堅實基礎。

西盟縣馬散村革命淵源深厚、民族文化濃郁,在創建清廉村居過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宣傳欄、文化墻等,將廉言警句、村規民約、家風家訓等清廉元素融入其中,著力打造寓廉于景、廉景相融的清廉村居“一村一品”,同時依托農家書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載體,將廉潔文化與家風家教建設融入農村群眾的日常生活中,為鄉村振興營造廉潔氛圍。

清廉村居建設是走好鄉村善治之路的關鍵一招,著力的是打基礎、利長遠的事。該市紀委監委積極推動監督向基層一線延伸、向群眾身邊延伸,指導各地完善基層監督體系,最大限度將決策權、監管權交給村民,充分激發群眾監督效能,維護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鄉村振興持續注入“廉”動力。

“決策民主規范,村務陽光透明,黨員群眾也信任我們。”鎮沅縣田壩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表示,建設清廉村居的關鍵就是要做到村務陽光透明,讓村民明白、讓干部清白。該縣紀委監委通過指導督促各村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程序、“三重一大”議事決策、“三務”公開等制度,制定村干部績效考核辦法,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推進村級小微權力公開透明運行。

如何引導群眾積極轉變觀念,通過推動移風易俗減輕群眾負擔、助力鄉村振興?江城縣紀委監委積極探索制度保障與移風易俗等路徑,通過正面宣傳、反面曝光等形式加強宣傳教育,大力宣傳有關清廉文化、婚喪改革的法律法規,提倡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一般事不辦,引導廣大群眾自覺抵制歪風陋習。

據悉,近年來普洱市紀委監委注重加大對清廉村居建設的宣傳、指導力度,通過全方位、多層次、廣角度宣傳該市清廉村居建設情況,讓清廉村居建設家喻戶曉、人人參與。同時選取班子基礎好、文化有特色的村居進行重點打造,命名了7個市級“清廉村居”示范培育點,28個縣級“清廉村居”示范培育點,以示范促規范,讓鄉村“廉風”習習。

與此同時,該市紀委監委推動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將推進清廉村居建設與監督保障鄉村振興、護航美麗鄉村有效銜接,緊緊圍繞惠農補貼資金使用、產業發展等重點跟進監督、全程監督,大力整治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讓群眾切實感受到正風反腐的實際成果。(安恩 || 責任編輯  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