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強調,要標本兼治、系統治理,堅持“全周期管理”,深化以案為鑒、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使嚴厲懲治、規范權力、教育引導緊密結合、協調聯動。福建省泉州市紀委監委持續做深查辦案件“后半篇文章”,健全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常態化機制,出臺“貫通懲治防鏈條一體推進‘三不腐’工作指引”,以發現問題為起點、審查調查為基點、深化治理為重點,構建懲處、治理、預防全周期鏈條閉環,將一體推進“三不腐”與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制度建設貫通起來,增強治本綜合功效,提升監督治理效能。
堅持實踐導向,立足“監督開路”嚴懲處。強化權力運行從源頭到末梢的制約與監督,實行全要素全方位全鏈條閉合管理,使一體推進“三不腐”理念貫穿于監督執紀問責和監督調查處置全過程。緊扣做實政治監督、做深日常監督、做準專項監督目標任務,實時更新完善聯系地區、駐在單位的政治生態分析和監督對象政治畫像等內容,聚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的落實情況,緊盯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分地域分領域分層級分階段精準選題,深入開展監督檢查、風腐同查,將信訪舉報、談心談話、走訪調研等渠道掌握的情況與巡視巡察轉辦的問題線索相結合,充分運用監督信息化、數字化手段,實時掌握權力運行軌跡,既把顯性問題找準,又把潛在的腐敗和作風問題辨識出來,提高重要問題線索成案率。建立健全聯合懲戒機制,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持續放大震懾效應,鏟除腐敗滋生土壤。
堅持問題導向,立足“解剖麻雀”抓整改。堅持標本兼治、系統施治,在監督檢查、審查調查過程中同步開展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工作,實現從拔掉“一棵爛樹”到治理“整片森林”的思維轉變。堅持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實做細,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各項措施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工作成效上相得益彰,促使被審查調查人認識錯誤、交代問題、深刻反省。認真梳理案發地區(單位)管黨治黨、制度建設等方面存在的差距、短板、漏洞,通過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深化源頭治理,加強制度建設,堵塞監管漏洞。緊盯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和廉潔風險較大的重點崗位,分類推進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工作,適時開展“回頭看”,通過跟蹤問效推動整改落實,并及時向社會公開整改情況,倒逼案發地區(單位)黨組織切實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
堅持責任導向,立足“系統施治”強建制。突出在查處、剖析、整改、建制、治理上整體考慮,打通“查、析、改、建、治”的內在聯系,注重邊辦案、邊整改、邊治理,在嚴肅查處失職瀆職、權力尋租腐敗的同時,切實堵住治理體系漏洞,補齊治理能力短板,構建從“案件查處、專項整治”到“完善制度、整頓作風”環環相扣、層層深入的整改工作機制,實現查處一案、治理一域、教育一方的綜合效應。加強“四項監督”統籌銜接、“室組地”協同作戰,明確牽頭責任領導、責任部門,強化以案促改責任單位內部聯動和系統上下聯動,緊盯日常監督、巡視巡察和案發地區(單位)政治生態分析等情況,圍繞案件暴露的突出問題,聚焦重點部門重點環節,從思想認識、責任落實、制度建設、權力運行、監督管理等方面深刻查擺剖析,開展系統性、行業性、全域性專項治理,推動制度優勢更多轉化為治理效能。
堅持目標導向,立足“以案示警”防反復。以警示教育為“原點”,定期梳理剖析同類型或同領域典型案例,分專題開展警示教育,推動警示教育資源共享,使不同領域、不同類型、不同級別的黨員干部有“鏡”可鑒、警鐘長鳴。將警示教育工作與違紀違法問題查處一并謀劃,根據違紀違法者的職務、組織關系、分管工作和違紀違法事實發生地等情況,確定警示教育會參會人員,堅持回到“事故現場”找原因、補漏洞,充分把握違紀違法人員所在單位宣布處分決定會、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黨員領導干部警示教育會、廉政約談會等時機,將反面典型的教訓說深說透,確保觸及靈魂深處。統籌推進警示教育與正面引導雙向融合,用好用活廉潔教育陣地,持續深化紅色教育、家風教育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引導黨員干部修身律己、廉潔齊家,提高黨員干部思想覺悟,強化不想腐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福建省泉州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傅藏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