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與研究 | 提升“室組地”聯合辦案效能

發布時間:2023-05-04 10:20:15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強調,完善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工作機制。樹牢一盤棋思想,發揮系統優勢,健全“組組”協同監督、“室組”聯動監督、“室組地”聯合辦案機制。在“室組地”聯合辦案實踐中,“室組地”三方要明確職責任務、目標要求、協作方式,通過統籌調度使用、整合辦案力量、完善聯動機制,努力實現系統集成、協同高效、形成合力的聯合辦案工作目標。

處理好“三對關系”。一是處理好“統”與“分”的關系。通過上下聯動、橫向協同,把職責定位不同、能力高低有別、專長各有側重的工作力量統籌起來,做到有統有分、統分結合,把有限的資源優先保障到重大任務上,同頻共振、同向發力,進而提升效率。二是處理好“時”與“效”的關系。要把時間服務于質量的原則貫穿整個辦案過程,嚴格按程序和標準開展工作,通過優勢互補、紀法雙施,有效解決基礎工作不扎實、協同效應不明顯等問題,確保每起案件都經得起檢驗。三是處理好“查”與“改”的關系。在聯合辦案中要提高思想認識,堅持辦案、整改、治理一體推進,在做到查清問題的同時,同步分析案發單位、地區暴露出來的短板弱項、問題發生的深層根源、需要建立健全的制度機制等,在案件辦結時及時提出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整改意見,綜合運用典型案例和反面教材開展警示教育,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

抓好“三個關鍵”。一是抓好“室”的協調指導。紀委監委的監督檢查、審查調查室應利用熟悉政策法律法規、掌握線索信息全面、協調本區域各方力量便利的優勢,統一布置任務、統一制定方案、統一協調力量、統一后勤保障,在線索研判、措施使用、談話突破、性質認定、銜接司法上做好協調指導。“室”不能簡單將案件交給“組”“地”就高高掛起、不管不問,而是要做到對案發單位和地區政治生態底數清、行業單位內部運行情況明,做到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協調暢通、銜接及時。二是抓好“組”的銜接配合。派駐紀檢監察組應利用熟悉駐在單位政治生態狀況、了解權力運行特點規律、掌握相關行業內部制度規定、協調聯系方便等優勢,主動認領任務、積極溝通協作,在證據調取、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爭取行業專業力量支持等方面做好銜接配合工作,既要承上啟下,又要嚴絲合縫,著力放大疊加效應。三是“地”要積極提供“助力”。基層紀委的“助力”體現在日常監督中敢做敢當、案件調查中主動作為、執紀執法中鐵面無私,要利用群眾基礎好、熟悉地域情況、掌握人員動態等優勢,在查明腐敗軌跡、發動群眾力量、動員親屬做思想工作等具體環節中,助推案件效率提升。

落實好“三個要求”。一要明確職責。“室”要強化領導、督導、指導意識,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加強對聯合辦案的研究探索,多了解派駐紀檢監察組、基層紀委工作中的困難和需求,及時出臺配套規定,主動深入一線指導,在業務培訓、經驗傳授、場所使用、辦案安全等方面提供優質服務。“組”要梳理需要聯合協作的內容,加強與派出機關業務室、基層紀委的日常互動,強化與駐在單位的銜接,主動搭建聯合聯動的渠道和平臺。“地”要立足自身實際,在監督檢查、線索研判、案件查辦中全力協助、高效配合,把聯合辦案當成崗位練兵的有利契機,全面提升業務能力。二要優勢互補。在充分發揮“室組地”各自優勢基礎上,對查辦案件的溝通交流、聯合協作、信息互通、結果反饋等各環節程序不斷優化,及時總結經驗形成規范,確保既分工明確又相互配合,為協同高效查辦案件提供制度依據。三要融匯貫通。要在成果運用上觸類旁通,把聯合辦案經驗運用到一把手監督、日常監督和巡視巡察監督等更多領域、更大空間,把聯合辦案這個“小系統”同紀委監委全局工作的“大系統”有效連接起來,在落實黨委決策部署、強化作風建設、做實專項整治等方面深化實踐,把紀檢監察系統內各要素有效集成、協同聯動,推動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青海省西寧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鐘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