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紀委監委積極發揮協助引導推動作用,通過強化信息共享、暢通線索移交、深化成果運用等方式,著力實現紀檢監察監督同各類監督有機貫通、相互協調。圖為近日,該省紀委監委第二監督檢查室與省審計廳相關業務處室工作人員排查涉糧腐敗問題線索。孔令崑 攝
增強法治意識、程序意識、證據意識,提高紀檢監察工作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水平,是紀檢監察機關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具體行動,是履行好黨章和憲法賦予職責的必然選擇,是管住用好紀檢監察權的關鍵舉措,是推動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山東省紀檢監察機關把開展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建設作為推動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用好深學習、實調研、抓落實工作方法,強化制度供給,深化改革創新,推進工作理念轉變、制度機制完善、方式方法創新,確保各項工作在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道路上運行。
以專項行動為抓手推進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建設
山東省紀委監委圍繞領導體制工作機制優化提升、構建監督執紀執法制度體系、加強內控機制建設、強化制度執行監督檢查、深化信息化應用等方面內容開展專項行動,切實提升紀檢監察工作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水平。
強化理論武裝,提高政治能力。制定《省紀委關于加強常委會自身建設的意見》《省紀委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辦法》,擴大參加“第一議題”、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的人員范圍,在主題教育和教育整頓期間增加集體學習研討頻次,從制度上保障理論學習的常態化、長效化。建立省紀委常委會和班子成員示范學、全員培訓集中學、機關黨委督促學、黨支部集體學、青年小組研討學、黨員干部自主學的學習機制,持續深化分級分類分層施訓,將政治教育納入各級各類培訓的必修課和“第一課”,引導紀檢監察干部持續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抓實調查研究,制定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大興調查研究的實施方案,采取委領導領題調研、省紀委委員選題調研、部門單位“小切口”“短平快”調研等多種方式,以調研督導促進作風轉變、能力提升、科學決策、工作落實。
做強監督首責,提升治理效能。強化政治監督,聚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要求,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專項監督、專項巡視巡察作為政治監督的牽引抓手,建立“一臺賬、兩清單、雙責任、雙問責”監督機制,用好政治監督活頁、領導干部廉政檔案兩個載體,推動政治監督走深走實。豐富日常監督方式,加大省紀委負責同志同下級黨委(黨組)“一把手”開展黨內談話力度,通過談心談話、監督談話、廉政談話、約談等方式進行教育提醒,制定省紀委監委機關誡勉工作實施辦法,對年輕干部探索開展談心類談話。做好監督檢查、審查調查“后半篇文章”,制定加強和規范紀檢監察建議工作辦法,完善紀檢監察建議提出、督辦、反饋、回訪監督和評估等各項機制,著力發揮“發出一份建議、解決一類問題、完善一批制度、規范一方工作”的治本功效。
創新體制機制,破解發展難題。完善體制機制建設,優化組織領導方式,明確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同時分管監督檢查室、審查調查室和派駐派出機構,以推動“室組地”貫通聯動為目標調整監督檢查室聯系單位;調整內設機構職能,加強調研法規、案件申訴復查復議工作,實現相關案件“審復分離”、涉案財物“監管分離”,強化黨風政風監督室統籌監督職能,進一步增強工作、機構和人員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全面推動落實《紀檢監察機關派駐機構工作規則》,召開深化派駐機構改革工作推進會,組織省紀委監委派駐機構主要負責人述責述廉,規范完善派駐機構領導決策機制、組務會制度、考核體系,出臺派駐機構監督檢查審查調查措施使用辦法、派駐紀檢監察組加強對駐在單位機關紀委業務指導和監督檢查的意見,建立省管企業紀檢監察制度體系,編印省屬高校紀檢監察機構制度框架。統籌貫通凝聚合力,制定加強“四項監督”統籌銜接實施方案,完善“室組(企、校)地”聯動監督、聯合辦案的路徑方法;發揮協助引導推動功能,省紀委監委與政法、行政執法、審計、統計、金融監管、法治督察等監督主體建立16項協作配合制度;貫通群眾監督,落實“初次舉報及時辦、重復舉報重點辦、上級交辦馬上辦”要求,持續開展重復、越級信訪舉報專項治理行動。
夯實制度之基,深化制度供給。完善程序類、實體類、協作類、束權類等制度機制,編撰省紀委監委機關監督執紀執法工作規范和工作指南,細化落實政治監督、問題線索處置、談話函詢抽查核實、處分決定執行、黨內問責等工作辦法,確保各項工作有制度、有規范、有遵循,每項權力運行有依據、有程序、有約束。強化備案審查,出臺規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規定、備案審查辦法,健全前置審核機制,對現行有效的文件進行清理評估,實現制度“瘦身增效”。加強督促指導,完善案件質量保障體系,建立案例指導制度,出臺非法證據排除規則適用規定,修訂案件質量評查標準細則,定期發布審理提示和共性問題,通過制度執行確保案件質量。
嚴格內部監督,完善內控機制。圍繞提高問題線索辦理質效,制定貫徹落實《紀檢監察機關問題線索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對問題線索甄別、篩選、流轉、分辦、處置、監督、責任追究等作出具體規定,建立問題線索分辦處置專題會議制度,加強對問題線索管理的全流程規范。圍繞完善內部監督體系,統籌干部監督、案管、審理、組織、機關黨委、機關紀委等監督力量,制定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禁業范圍,明確紀檢監察干部網絡行為“九不準”,組建內部督查人才庫,開展監督調研、系統內部督查。圍繞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出臺專門意見明確目標任務、重點舉措,從思想政治建設、素質能力建設、干部選拔任用、干部教育培訓、加強嚴管厚愛等方面,謀劃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建設和教育培訓規劃。
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建設帶來全方位影響和深層次變化
山東省紀檢監察機關深入開展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建設年活動,給紀檢監察工作帶來全方位影響和深層次變化,為推動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政治機關定位更為精準。理論武裝更加深入,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中深刻理解把握“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兩個維護”的政治內涵,主動做黨的創新理論的堅定信仰者、忠實踐行者。政治意識更加自覺,堅決摒棄就業務看業務、就紀法論紀法的片面思維,在工作中首先考慮黨中央決策部署是什么、習近平總書記有什么重要要求,從工作問題背后發現政治問題、糾正政治偏差的意識明顯增強。政治監督更加精準,“一臺賬、兩清單、雙責任、雙問責”、政治監督活頁等工作載體得到深化運用,形成“發現問題、嚴明紀法、整改糾偏、深化治理”的工作閉環,政治監督有了靶向、坐標、抓手,為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地落實上了“監督鎖”“責任閥”。
服務大局意識顯著增強。融入中心更加主動,圍繞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要求開展監督檢查、審查調查、巡視巡察,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既扛起自身抓落實的主體責任,又扛起推動落實的監督責任,紀檢監察工作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支撐力不斷提升。2022年,全省查處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擔當、不作為,加重基層負擔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4787個,督促全省上下對標對表、緊跟看齊。激勵保護更為有效,積極開展黨內談話、談心類談話、容錯糾錯、澄清正名等工作,實施精準問責、嚴查誣告陷害、主動關愛回訪,打出一系列嚴管厚愛、激勵保護的“組合拳”,讓黨員干部真切感受到紀檢監察機關有情懷、有溫度、能鼓勁、能撐腰。
制度機制不斷完善。省紀委監委內設機構、派駐機構、巡視機構、直屬單位自覺將制度建設貫穿融入業務工作,增強制度建設的主體意識,構建群策群力、協同發力、執行有力的法規制度建設格局。在法規制度建設中,對上級要求配套落實、工作中亟須完善的制度規范,及時跟進出臺文件,實現制度建設與時俱進;嚴格規范性文件前置審核,把簡約、務實、管用的原則貫穿其中,力求每項制度都科學嚴謹;嚴格法規制度清理,對不適應形勢任務的宣布廢止失效,避免制度空轉。推動法規制度全覆蓋,形成以監督執紀執法工作規范為主、其他配套制度為輔,在主體上涵蓋機關部門、派駐派出機構、巡視機構,在內容上涵蓋組織體制、職責履行、工作協調、自身建設等制度規范體系,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監督執紀執法整體性、協同性有效提升。工作推進實現大統籌,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紀檢監察機構改革一體推進,系統優勢、集成效應充分釋放;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風腐問題一起查,作風建設的后墻更加穩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運用“全周期管理”方式,嚴厲懲治、規范權力、教育引導緊密結合、協調聯動,取得了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效能。監督力量實現大統籌,健全“組組”協同監督、“室組”聯動監督、“室組地”聯合辦案機制,建立了一批紀檢監察監督與其他監督貫通協調的制度機制,監督更加立體多元,實現省市縣鄉四級上下聯動,機關、派駐、巡視巡察左右銜接,聯動監督有力促進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信息化建設實現大統籌,采取“省級集中”模式,建設監督貫通應用平臺、巡視巡察省市縣聯動平臺,打通信息壁壘、整合數據資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監督效能。
堅持守正創新深化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建設
推進紀檢監察工作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建設,是一個不斷深化、創新發展的過程,需要堅持不懈、持續用力,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守正創新為導向,以制度建設為主線,以系統推進為要求,確保各項措施落得下、行得通、效果好。
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將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建設不斷引向深入。紀檢監察機關要帶頭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持之以恒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切實校準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建設的方向。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扛起“兩個維護”政治責任,圍繞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加強監督檢查、審查調查、巡視巡察,著力糾正貫徹落實中的政治偏差,保障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緊扣新征程全面從嚴治黨新部署新要求,不斷賦予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建設新內涵新內容。緊跟黨中央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新部署新要求,及時調整完善充實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建設的思路措施和方式方法。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做細做實對黨員干部經常性監督,完善抓早抓小、防微杜漸的制度機制。堅持以嚴的基調強化正風肅紀反腐,保持反對和懲治腐敗的強大力量常在,提高一體推進“三不腐”的能力和水平。拓展群眾監督渠道,發揮好紀檢監察信訪舉報工作在推動“兩個答案”同題共答中的獨特作用。
圍繞推動完善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范體系,健全完善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建設制度機制。把制度建設作為基礎性工作,以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為牽引,強化“立改廢釋”,更好滿足市縣紀委監委、派駐機構對制度供給的需求,及時將行之有效的措施制度化法治化。健全監督執紀執法操作規程、完善辦案程序銜接機制、促進“四項監督”統籌銜接常態化制度化,推動完善與其他各類監督貫通協調機制,著力構建科學嚴密、系統完備的紀檢監察法規制度體系。加大對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促進制度制定、執行、治理一體貫通、協同發力。
層層壓實主體責任,確保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建設取得更大實效。健全完善監督檢查制度和考核評價體系,壓實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開展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建設的主體責任,尤其是強化“一把手”和班子成員的責任,帶動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大力推行臺賬式管理、清單化推進、項目化驗收,確保各項任務落實落細。持續加強對下級紀檢監察機關和派駐機構、國企高校紀檢監察機構推進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建設的監督指導,營造上下聯動、系統推進的良好氛圍。(山東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夏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