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是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充分發揮監督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推動監督落地。基層黨組織紀檢委員是紀檢工作的“前沿哨兵”,是推進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重要力量。近期,華潤醫藥商業集團有限公司紀委成立課題組,圍繞進一步發揮基層黨組織紀檢委員監督作用進行專題調研。
基層黨組織紀檢委員監督作用發揮情況
華潤醫藥商業集團有限公司作為華潤集團大健康領域業務單元和大型綜合性醫藥商業流通企業,業務布局全國28個省(區、市),擁有430余家分子公司,共有各級黨(總)支部233個,配備紀檢委員194人。從調研的情況看,集團各級黨組織紀檢委員能夠發揮“身在基層、貼近一線,最了解基層群眾關切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對近在眼前的‘微腐敗’和不正之風,距離最近、了解最早、感受最真”的工作優勢,堅守職責定位,推動監督下沉、監督落地,在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宣傳引導、延伸黨內監督觸角、激活監督網絡“神經末梢”等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
調研也發現,部分基層黨組織紀檢委員對自己的身份認知和職責任務理解不深、把握不準,敢于監督、善于監督的意識不強,缺乏開展監督的主動性和發現問題的敏感性。
不敢監督。有的紀檢委員對于自身職責定位把握不準,既擔心監督過多影響業務發展,又擔心監督虛化影響監督效果,在實際工作中出現缺位、錯位等問題。調研數據顯示,31.4%的紀檢委員由基層員工擔任,對上監督的思想壓力較大,且基層員工無法參加公司經營決策等相關會議,弱化了對“三重一大”等事項的事前監督。如,在落實上級黨組織給予某公司總經理金某某延長黨員預備期半年的處理決定中,金某某所在黨支部未按組織決定執行,按原期召開黨員大會將其轉正,反映出該支部紀檢委員遇到問題不敢動真碰硬、不敢較真,沒有及時制止支部決議,黨支部書記因此受到黨紀處分。
不想監督。部分單位紀檢委員在履行監督職責過程中缺少規范性、可操作性的規定指引,監督思路不清晰、方向不明確,往往只滿足于完成規定動作,監督主動性不夠。同時,基層紀檢委員身兼數職現象比較普遍,行政工作繁重,開展監督的時間和精力難以保障,個別紀檢委員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極心態。如,某公司因其質量部總監韓某在因私出國探親期間順帶開展業務考察工作,便為韓某報銷出國期間住宿費用,而身為公司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的紀檢委員,在審批時對“因公、因私”問題認識不到位、識別不精準、監督不較真,沒能及時指出相關問題,認為公司決定的事在審核時就是走個程序,沒必要太認真,導致監督失位。
不善監督。調研數據顯示,集團30.4%的紀檢委員從事紀檢工作時間不足一年,缺乏實踐經驗,日常監督工作多局限于參加支部會議、開展廉潔教育宣傳等工作,較少運用其他日常監督方式開展工作,對業務領域重大風險不熟悉、不敏感,不能及時發現、處理身邊的違規違紀行為,監督效果不明顯。如,在某公司信息部員工譚某(入黨積極分子)合同詐騙違紀違法犯罪案件中,該公司紀檢委員日常監督工作僅局限于對開展“三會一課”的監督,忽視了對入黨積極分子思想動態、行為規范的監督,對于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缺乏識別、關注和提醒,導致侵害公司利益問題沒有得到及時發現并糾正。
著力解決基層紀檢委員“不敢不想不善”監督的問題
針對調研發現的問題,華潤醫藥商業集團有限公司及時補充完善公司《紀檢委員任職標準和工作職責的規定》《紀檢委員工作指導手冊》等規范性文件,從明確工作職責、規范履職方式、健全履職保障、加強教育培訓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進一步促進和規范基層黨組織紀檢委員履職盡責,為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提供有力支撐。
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著力解決“不敢監督”問題。督促基層黨組織紀檢委員按照主題教育要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論述,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要求上來,牢固樹立“抓好監督是本職,抓不好監督是失職”的理念,不斷增強履行監督職責的責任感、使命感,發揚斗爭精神,堅定斗爭意志,增強斗爭本領,堅決同歪風邪氣作斗爭。嚴格紀檢委員任職標準,將政治素質好、思想作風正、熱心紀檢工作的黨員干部充實到紀檢委員隊伍中,選優配強監督力量。
細化履職清單、健全激勵機制,著力解決“不想監督”問題。健全紀檢委員工作指引,細化工作任務清單,明確各環節規定動作的時間節點和具體要求,加強指導規范,著力提升監督工作針對性和精準度。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充分運用考評結果,對履職到位、考核優秀的給予表彰,并在選人用人方面優先考慮;對履職不到位的及時約談提醒,不適宜擔任紀檢委員職務的及時予以調整。
健全組織隊伍、加強教育培訓,著力解決“不善監督”問題。督促各級黨組織應設盡設紀檢委員,推動實現監督觸角全覆蓋、無遺漏。聚焦能力短板弱項,廣泛征集提升政治能力、業務水平等方面的培訓需求,組織開展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專題培訓,并適時抽調基層紀檢委員參與上級紀檢監察機構的辦信辦案工作,促進紀檢委員在思想、學習、業務、作風等方面全面提升,更好地發揮“前哨”和“探頭”作用,著力打通監督環節“最后一公里”。(華潤醫藥商業集團有限公司紀委課題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