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紀委監委注重將大數據手段運用到線索處置、檔案管理、審查調查、物證提取、現場勘驗等業務環節,著力讓數據跑路、辦案提速。圖為近日,該市點軍區紀檢監察干部通過監督信息化平臺對相關數據進行比對分析。唐強 攝
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已經進入打通理順堵點難點、加強成果梳理對接、促進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的關鍵階段。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強調,要通過改革推進力量和資源整合,構建信訪舉報、監督檢查、審查調查、案件監督管理、案件審理、巡視巡察等統籌聯動、協同發力的工作體系,推動完善信息溝通、線索移送、措施配合、成果共享工作機制。制定信息化建設五年規劃,構建貫通全流程、全要素的數字紀檢監察體系。這就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必須積極適應當今信息化時代要求,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斷深化大數據運用,既唱好專責監督的“拿手戲”,又唱好各類監督貫通協調的“聯排戲”,充分發揮協助引導推動功能,不斷完善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工作機制。
全面系統謀劃,加強大數據監督頂層設計
實現大數據監督、構建“大監督”體系,需要在堅持依規依紀依法的前提下,加強頂層設計、全面系統謀劃,既著眼全局、做好建章立制,又結合實際、開展實踐探索,確保信息化監督體系建設的前瞻性、科學性、規范性。
完善法規制度。紀檢監察工作大數據監督涉及跨部門、跨領域、跨地區數據信息,除了需要有先進的信息技術和設施保障,更需要國家法律和黨內法規的支持保障。要立足全局、通盤謀劃,不斷完善相關體制機制,著力構建信息公開、數據共享、大數據分析、個人隱私保護等方面的制度體系,推動形成一整套綜合性、多方面,能在諸多運用環節發揮作用、相互配套的制度供給,以便實現在不同層次、不同領域、不同定位大數據監督過程中,各種規章、規則、細則的運用相互耦合、貫通銜接、高效順暢。
細化工作規劃。在數字紀檢監察體系建設框架下,研究制定并細化完善貫通全流程、全要素的大數據監督工作規劃,加快紀檢監察機關數字化轉型,以大數據賦能不斷提升監督檢查工作信息化和審查調查工作智能化水平。聚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圍繞重點領域、重點任務,研究提出監督數據共享的推進思路、實現路徑和協調機制,加強各部門、各領域大數據監督平臺的整合聯通,匯集監督主題庫、監督算法庫,更好發揮大數據在主動監督、發現問題、預警糾治等方面的作用,推動實現促進各類監督貫通協調的總體目標。
明確責任分工。進一步強化領導責任,將大數據監督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推進,相關分管領導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確保信息化監督各項工作方向不偏、任務不空、穩步推進。按照建、管、用相互銜接、互相促進的原則,進一步明確由信息化部門負責大數據監督信息化建設的規劃統籌、組織協調和項目推進工作,信訪、黨風政風、監督檢查、審查調查等部門聚焦業務需求做好平臺運用和大數據分析工作,案件監督管理部門抓好平臺運用監管工作,形成業務部門各司其職、高效協同的良好局面,推動大數據監督信息化建設有序開展、深化拓展。
建立數據標準,建設大數據監督信息平臺
統一的數據匯聚標準和高效的大數據平臺支撐,是大數據監督有力有效的必要條件。構建貫通全流程、全要素的數字紀檢監察體系,深化大數據運用,需要以信息平臺建設為載體,統一數據分類規則和匯聚標準,推動各類數據資源融合貫通,變“數據孤島”為“數據集群”,為掌握信息、科學研判、決策指揮提供有力支撐。
研究制定大數據監督數據標準。健全完善數據共享協調管理機制,建立規范統一的紀檢監察大數據獲取、存儲、處理、挖掘等技術標準,在信息技術層面消除壁壘,實現不同數據信息的互通共享。建立完善跨部門、跨領域的監督基礎數據采集、運用標準,制定規范統一的采集內容、方法、途徑,安全穩妥共享相關部門外部數據以及企業信息、招投標信息、網絡輿情、境外開源信息等互聯網數據,對貫穿不同主題、不同地區、不同領域權力運行各環節的監督數據,做到規范呈現、有效共享、統一匯總、精準分析。
加快實現各類監督信息貫通。扎實推進貫穿紀委監委核心業務平臺建設,加快實現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和巡視監督有關數據的信息化互通、高效化共享,加強“四項監督”數據分析信息系統建設,精準及時發現問題,推進監督關口前移。探索建設各類外部監督貫通平臺,加強與各有關單位協調力度,由易到難、由點到面匯聚應用監督數據,實現與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財會監督、統計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貫通協調。
開發運用各類分析模型實現監督精準化。要堅守政治站位,緊緊圍繞服務政治監督、日常監督,做實做細監督第一職責,將實現監督工作精準化作為大數據監督的最重要目標,將發現問題作為大數據監督的最關鍵功能。深入研究監督領域的行業特點、數據分布等情況,合理構建各類分析比對模型,精準鎖定違規違紀違法的人和事。要著重發現制度漏洞和共性問題,推動形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提升的監督閉環。要轉變信息化工作思維和方式,突出以數據為核心,發揮人腦智慧,運用“數據為王、分析為綱,問題導向、結果檢驗”工作方法,不斷總結提煉,推動形成適合紀檢監察工作實際的數字化監督格局。
構建防護屏障,守牢大數據監督安全底線
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實現大數據監督、構建信息化監督體系,涉及各領域各行業數據信息,必須把數據安全擺在突出位置抓實抓細抓好,多管齊下做好軟硬件配套、安全防護、監督管理等工作,確保數據信息絕對安全。
加強技術防護。健全紀檢監察網絡安全保密體系,強化安全能力建設。在軟件應用方面,加大數據安全保護技術研發,加強身份認證技術應用,嚴格數據使用范圍,嚴防數據泄露和盜用,全方位強化數據安全。在硬件配套方面,提升信息化系統自主可控能力,打牢信息安全保護基礎。
加強攻防演練。做好網絡安全風險監測、預警、處置工作,以網絡安全攻防實戰演練為抓手,以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以及重點應用系統為目標,進行網絡安全實戰攻防對抗,在實戰中檢驗紀檢監察專網的安全性,提升全系統人員網絡安全意識,檢驗大數據監督網絡安全防護水平與應急處置能力。
加強全生命周期監管。堅持按涉密數據安全防護要求,建立健全統一的監管體系和監管機制,制定相關監管標準與流程,開展大數據監督信息安全保護全生命周期監管,在實現大數據采集過程中確保網絡數據的完整性、可用性和保密性。
充實力量資源,強化大數據監督人才支撐
事業成敗,關鍵在人。實現大數據監督、構建信息化監督體系,需要強化專業力量配備,著力盤活人才存量,有序補充人才增量,統籌運用社會力量,為有力有效開展大數據監督提供內生動力和堅實保障。
加強內部挖潛。強化信息化機構隊伍和能力建設,配齊配強信息化專業干部隊伍。構建紀檢監察信息化能力體系,加強用信息化管信息化能力。開展信息化人才情況調研,對紀檢監察系統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含具有信息技術專業背景及具體從事信息技術工作人員)摸底建檔、分期培訓。在開展全系統培訓過程中,注重監督檢查審查調查業務培訓、信息化業務培訓的貫通融合,加速業務和技術有機融合、相互促進。
定向招錄培養。引導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有計劃地拿出一定數量編制,通過公務員招錄遴選、事業單位招聘等方式,定向選拔具備扎實數理統計學功底,精通數據采集、數學模型構建、數據分析的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安排到監督檢查審查調查和信息技術部門工作,培養業務技術雙精通的復合型人才。
善于借助外力。在確保安全保密的前提下,與國內具備自主研發實力的信息技術公司合作,采取分期試點、總結完善、系統推進的思路,共同開展大數據中心、紀檢監察聯合實驗室建設和大數據分析應用工作,形成具有實戰運用、系統推廣價值的研究成果,用好“外腦”增強“內力”。(陳斌 張烈紅 作者單位:湖北省紀委監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