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記 | 讓好政策不折不扣落在群眾身上

發布時間:2023-07-14 15:05:15   來源:怒江州紀委監委

今年6月中旬,恰逢輪到我和貢山縣紀委監委駐縣人社局紀檢監察組張組長下沉到縣城以北40公里外的丙中洛鎮開展蹲點監督。在途經捧當鄉的時候,張組長的手機上收到了該鄉迪麻洛村農戶老楊在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反映的訴求已經辦結的消息。為進一步了解問題解決的情況,我們決定叫上捧當鄉紀委書記何某某一起繞道前往迪麻洛村農戶家里實地走訪看看。

仲夏時節,天氣晴朗,地處在迪麻洛河谷腹地的村莊氣候溫暖濕潤,沿路的枝頭上掛滿了綠色的果實,放眼望去綠油油的山坡上一片片蘋果樹長勢喜人。我們輕車熟路地來到了捧當鄉迪麻洛村施永功小組,只見老楊正忙著給自家蘋果地施肥、除草、培土。老楊是捧當鄉迪麻洛村施永功小組的村民,2020年在國家的扶持下種植了10畝蘋果樹。

看到我們,老楊放下手上的活計迎了上來:“張組長、何書記,今天你們怎么來了?”

“過來轉轉,了解一下村里的情況。楊大哥,您家的勞務費都拿到手了嗎?”

“拿到手了,上星期公司的項目負責人把錢送過來了。”老楊笑呵呵地對我們說。

今年5月底,老楊在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上反映貢山縣水利局在實施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捧當小流域治理項目過程中,存在拖欠群眾勞務費補貼的問題。為盡快解決長期困擾群眾的“憂薪事”,收到投訴后,貢山縣紀委監委第一時間派出工作組對問題進行核實。

經核實,2020年7月,貢山縣水利局將該項目發包給云南某建筑公司,以政府出果苗農戶投入勞動力的方式種植經濟果林。該村共有4個村民小組232戶農戶參與了項目,共種植經濟果林609.6畝,每畝上級補助200元勞務費,共計產生勞務費12.192萬元一直未支付,村民反映問題屬實。最終,在該縣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下,相關部門很快辦結群眾訴求。

雖然“監督一點通”平臺上顯示這件群眾訴求已經辦結完成,但群眾還沒有進行評價,農戶有沒有一分不少地拿到錢了?對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工作是否滿意?這正是我和張組長此行的目的。

“楊大哥,您對我們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工作還滿意嗎?”

“總體說還是滿意的,之前我也通過其他途徑反映了這個問題,一直沒能解決,但在‘監督一點通’平臺上投訴后很快就拿到錢了。我的問題解決了,但村里還有少部分農戶的錢沒拿到,有些擔心。”面對我們的回訪,老楊道出了沒有在“監督一點通”平臺上進行評價的緣由。

“還有多少錢沒有拿到?公司是怎么說的?”我仔細地詢問著。

“因農戶上報的種植畝數和公司報賬的數據對不上,還有三、四戶的總共3200元沒有兌現,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需要先向公司報備,數字不對的地方要重新測量后才能支付。”老楊帶著我們一邊看蘋果樹的長勢,一邊介紹著情況。

“單位報賬審批確實需要一定的程序和時間,您放心,即使系統顯示投訴辦結了,只要群眾還有一塊錢沒有拿到,我們的監督就不會停止。”了解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后,張組長做出了答復。

“有你們這句話我就放心了,現在國家政策好,再加上你們的監督,老百姓可以安心發展產業,振興致富的勁頭也更足了。”老楊感慨萬分。

國家惠農政策好,老百姓要真真實實看得見、摸得著,干勁才更足,保障惠農好政策不折不扣落在農戶身上,正是我們紀檢監察機關的初心和使命,告別了老楊,我和張組長又馬不停蹄地趕往下一個村莊。(貢山縣紀委監委 李光梅 || 責任編輯 陳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