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痛點就是工作著力點 記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先進集體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紀委監委

發布時間:2023-02-22 10:23:41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圖為淮安區紀檢監察干部在石塘鎮張興村走訪了解惠農補貼發放等情況。謝曉童 攝

“樊爸爸來了!”正月十五元宵節,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福利院的孩子們看到前來回訪的區紀委監委干部樊盛成,都格外開心。得益于淮安區紀委監委“一老一小”特困群體專項監督,啃食福利院專項資金的“蠹蟲”被相繼揪出,福利院40多名孤殘兒童真正享受到了“弱有所扶”。

近年來,淮安區紀委監委把群眾關切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不斷深化民生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做足、做實、做細以案促改,助力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群眾對全面從嚴治黨滿意度不斷提升。該區紀委監委先后獲評江蘇省紀檢監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先進集體。

入戶核查,推動解決錯保漏保關系保等問題

“我們村的低保戶有的承包魚塘收入很高,有的家里還有小汽車……”2020年底,淮安區紀委監委收到群眾來信,反映蘇嘴鎮黃莊村干部優親厚友,為11戶不符合低保條件的村民辦理了低保。信訪件言辭激烈,字里行間折射出群眾對低保評定的不滿甚至氣憤。

“民生痛點就是工作著力點。”淮安區紀委監委迅速抽調精干力量對信訪件反映的內容進行調查核實。“經過調查了解,我們發現,被反映的11戶低保戶在辦理之初確實符合低保條件,但目前已有8戶經濟條件明顯改善,卻沒有及時取消低保待遇。”調查人員說,“經過核實,未發現村干部優親厚友的情況,信訪件的內容部分屬實。”原來,黃莊村干部對逐戶核查家庭經濟狀況的巨大工作量一直有畏難情緒,而且礙于“地頭小、人頭熟”的人情困擾,擔心清退一些人的低保會招致怨恨,所以多年未對本村低保戶開展核查,而區、鎮相關部門對低保戶的核查把關也流于形式,引起群眾不滿。

問題查清后,黃莊村黨支部書記以及蘇嘴鎮、淮安區民政局的8名公職人員分別被問責。

針對黃莊村暴露出的低保動態管理中的薄弱環節,結合近年來信訪反映的錯保、漏保、關系保問題,淮安區紀委監委迅速啟動民政救助領域專項治理。他們借助民政、人社、審計等部門的信息系統,設置了大額存款、房產、就業等12項比對關鍵詞,對全區16個鎮街、8674筆臨時小額救助、15197戶低保戶、5705位特困供養人員的有關信息進行篩查。

在信息比對的基礎上,淮安區紀委監委對存疑信息展開核查,共查處工作失職、優親厚友、以權謀私等民政救助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67起,立案審查調查22人。針對調查過程中發現的應保未保、應退未退等問題,淮安區紀委監委督促民政部門建立健全社會救助資金長效管理機制,對3996戶家庭人均收入超過低保標準的低保戶予以清退,將376戶符合低保標準的居民納入低保保障。

以案促改,堵塞國有企業監管漏洞

前不久,淮安區原城市資產管理服務中心黨組書記、主任陳波涉嫌受賄罪一案公開庭審,淮安區紀委監委組織40余名黨員干部旁聽庭審,現場接受警示教育。

“案發時,城市資產管理服務中心是正科級全額撥款事業單位,與淮安區城市資產經營公司、宏信國有資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是三塊牌子、一套班子、合署辦公,既承擔了全區國有資產管理事務和服務性職責,又對外承接項目融資。”調查人員介紹道,“2020年8月,有群眾舉報陳波在融資過程中收受賄賂,雖然沒有提供具體的證據,但考慮到我區融資成本超出了上級規定的8%上限,其中很可能存在違規問題,于是我們立即啟動初核。”

調查組逐一梳理陳波任職期間的融資業務,并調取了與區城市資產管理服務中心有業務往來的工程建設方、融資中介方的銀行流水。“經過仔細核對,我們發現了兩筆蹊蹺的轉賬。”調查人員說,“與區城市資產管理服務中心有業務往來的一家房地產公司老板張某于2018年10月、2019年11月分兩次向陳波的哥哥賬戶轉賬共計600萬元。”

沿著這600萬元的轉賬線索,淮安區紀委監委發現陳波以年利率50%的高息放貸300萬元給張某,兩年收取本息共600萬元存放于其兄長處,同時他還存在收受融資居間人賄賂的行為。最終,陳波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并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7年。

“在該案的查辦過程中,我們發現區城市資產管理服務中心政企不分、官商一體,沒有建立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和治理結構,為內外勾結、暗箱操作留下了空間。”淮安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為了防止融資領域腐敗滋生蔓延,區紀委監委認真剖析區城市資產管理服務中心經營管理中的體制機制問題,并形成《融資領域以案促改專項工作報告》供區委決策參考,推動融資平臺政企分離。

2021年下半年,在淮安區紀委監委的建議督促下,淮安區委區政府將區城市資產管理服務中心的事業職能劃入區財政局行使,將相關市場經營業務進行整合,由宏信國有資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進行市場化運作,同時出臺《淮安區區管企業領導班子管理辦法(試行)》等6項制度,堵塞企業監管漏洞,加強企業黨建。

除了完善相關制度,淮安區紀委監委還根據陳波案拍攝了《失控的城市資產“掌門人”》警示教育片,組織全區各國有企業黨員干部集中觀看并同步開展紀法宣講,進一步增強國企領導和職工的紀律規矩意識。

“過去,我們這里基本沒有企業黨建,很多年不開展談心談話,甚至不開組織生活會。”一名曾在區城市資產管理服務中心長期工作的員工說,“在區紀委監委的監督推動下,企業的新班子有了新作為,黨的各項制度在企業得到了真正實施,我們廣大員工也感到勁頭十足。”

專項整治,助力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紀委搞的這個‘監督一點通’真不錯,很快就把我們企業難題解決了。”春節過后上班第一天,面對前來回訪的淮安區紀委監委工作人員,江蘇雙環齒輪有限公司負責人連聲道謝。

2022年5月,江蘇雙環齒輪有限公司因業務發展需要,向區行政審批局申請辦理新能源技改項目能源技術評價,但在政務服務大廳窗口,這項申請卻被駁回,相關工作人員稱“新能源技改項目在企業原業務范圍之外,要重新立項才能辦理‘能評’。”

隨后的三個多月時間里,企業多次申辦該“能評”事項,均被以同樣的理由拒絕。同年8月,淮安區紀委監委在區、鎮兩級政務服務大廳投放“監督一點通”二維碼。企業相關負責人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通過手機掃碼反映了遇到的困難。

收到問題反映后,淮安區紀委監委工作人員立即到企業、行政審批局走訪了解情況。原來,行政審批局窗口工作人員并不熟悉“能評”相關業務,3個多月來既未深入學習相關規定,也未請教專業人員,使得企業“能評”辦理擱置。淮安區紀委監委對窗口工作人員進行了通報批評,并督促行政審批局安排相關業務科室負責人介入指導,在未變更立項的情況下,依法依規順利為企業辦結“能評”事項。

聚焦營商環境領域的堵點難點痛點,淮安區紀委監委扎實開展作風提能專項行動,大力整治只喊口號不見行動的形式主義、鋪攤子搞政績的功利主義以及服務企業與群眾應付了事、推諉扯皮等問題。

2022年10月,一通舉報電話引起了淮安區紀委監委的注意,舉報人反映:“區水利局城防所副所長解濤長期駐外招商,但7年時間里從未為區里提供一條有價值的招商信息,這就是‘尸位素餐’!”

招商引資,拼的是環境,搶的是機遇。如果解濤真的在7年時間里只交了一張空白“成績單”,那么其背后是否隱藏著腐敗和作風問題?經過多方調查了解,淮安區紀委監委的工作人員發現解濤借招商之名,行經商之實,2015年9月以來,他陸續在四川、湖北等地投資入股經營企業,完全把本職工作拋之腦后。最終,解濤受到嚴肅查處。

作風提能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淮安區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四風”問題72起,給予黨紀政務處分75人。在嚴管黨員干部的同時,淮安區紀委監委還出臺了《淮安區正向激勵和反向懲戒實施辦法(試行)》《淮安區盡職免責八條規定(試行)》,保護干部的干事熱情。

在反向懲戒與正向激勵的合力助推下,淮安區廣大黨員干部鼓足干勁、分秒必爭,2022年,成功招引億元以上工業項目98個,為地方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尹偉君  包昀  李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