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開展日常監督,我們能夠及時了解村干部是否如實報備個人重大事項、是否廉潔履職等情況,尤其是可以掌握他們工作中存在的廉潔風險點。”
“廉情檔案為村干部廉情提供了重要的數據支撐,不僅是村干部的廉政‘身份證’,更是一面明鏡,時刻告誡村干部謹慎用權。”
近日,大姚縣紀委監委專題聽取各鄉鎮廉情檔案建設工作情況匯報,掌握了解各鄉鎮村干部廉情指數。
2022年以來,為進一步探索小微權力運行監督機制,促使村(社區)干部履職盡責、擔當作為、廉潔奉公,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大姚縣紀委監委對全縣12個鄉鎮129個村(社區)的村干部進行廉情信息采集,建立村干部廉情檔案。
縣紀委監委制定下發文件,召開專題培訓會,堅持“誰采集、誰審核、誰負責”的原則,將實事求是、準確完整的工作標準貫穿于信息采集全過程,確保村干部廉情檔案信息準確無誤。
同時,按照“應建盡建、一人一檔”的原則,結合村干部崗位特點加入了配偶子女資源資產租賃情況、本人及親屬領取低保、救助、補助情況等要素,并針對村干部崗位風險點開展“自我畫像”“監督畫像”,進一步規范了村干部用權管理。
在廉情檔案建設中,縣紀委監委首次引入“紅綠黃灰”四色廉情分類管理。“紅色”代表村干部擔當作為、干事創業,受到表揚、表彰;“綠色”代表政治生態良好,未發現村干部有違紀違規違法、失職失責等問題;“黃色”代表村干部出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或輕微違紀違規、失職失責,受到第一種形態處置;“灰色”代表村干部受到第二種形態及以上的處置。
此外,縣紀委監委還將廉情檔案劃分為12個月,采取“村監委主任收集村干部廉情信息上報鄉鎮紀委,鄉鎮紀委根據村干部實際情況分析研判后標識當月‘廉情色譜’,年底綜合分析后評定‘紅綠黃灰’四個等級上報縣紀委監委,縣紀委監委根據鄉鎮評定情況對村干部廉情信息進行量化分析比對”的方式,為各鄉鎮村級小微權力運行精準“畫像”。
建是基礎,管才是關鍵。村干部廉情檔案實行一人一檔、一人一冊封閉式管理,通過動態記錄、適時分析廉潔情況,為村干部選拔任用、表彰獎勵、評優選先提供重要依據。
目前,大姚縣已規范建立村干部廉情檔案632份,按照四色廉情分級管理要求,分析劃定“黃級”鄉鎮2個,“綠級”鄉鎮10個。通過層層監督,逐級審核,動態更新,實現了對村干部履職用權的全方位、全流程監督。(梁家禮 陸華軍 || 責任編輯 宋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