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慶:跟進監督 “問題清單”變“滿意清單”

發布時間:2023-01-29 17:14:45   來源:大理州紀委監委

“你們工作耐心細致,謝謝你們幫我們掰扯清楚幾個小組之間歷史遺留的權屬紛爭,按這個方案兌付資金我們沒意見。”近日,鶴慶縣龍開口鎮江東、中江等5個村的群眾收到了電站移民逐年補償費用統籌后結余集體資產的到戶資金。

去年3月,該縣紀委監委通過書記院壩會的形式,與掛包的龍開口鎮黨政班子、村監委主任、黨員群眾代表一起,查擺群眾亟需解決、反映強烈的困難和問題。經過匯總研判后,把該鎮涉及8個村的電站移民集體資金兌付歷史遺留共性問題作為重點項目。由縣紀委書記掛帥督辦、縣鄉村三級聯動跟進監督,統籌協調設計單位西北院、縣移民搬遷安置工作指揮部、龍開口鎮及相關村組,多次召開村民代表大會、群眾會、反復入戶走訪做思想工作,找準村民小組之間集體資產權屬不清這個破題關鍵點。督促該鎮調整充實專項工作組,到村民小組走訪座談、查閱歷史資料,對群眾反映的計列錯誤問題核實后對接西北院幫助解決。采取多種形式向群眾講清兌付實施方案的制定依據,逐戶核對群眾財產資金數據,紓解村民小組之間矛盾糾紛,完成電站逐年補償費用統籌后結余集體資產2506萬余元的到戶兌付工作。

這是該縣靠前監督、傾聽民聲,緊盯問題整改落實跟進監督打通“中梗阻”,著力推動解決久拖不決的群眾“急難愁盼”的一個縮影。

今年來,鶴慶縣紀委監委深化“室組地”聯動,按照“鄉聯鄉、組聯組、常委委員聯鄉組室”的組團模式統籌整合人員力量,采取“體驗式”“點對點”式、“回馬槍”式等方式靠前監督、主動監督。堅持問題導向,以“小切口”視角在一線監督中摸清實情找準“病灶”,通過問題表現查清“病因”,緊盯背后根源深挖“病灶”,開列民生領域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清單。

推行項目工作法,縣紀委常委、監委委員分頭領銜跟進督促,緊盯第一責任人責任落實,精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用好用足第一種形態,有“病”說“病”、有“患”言“患”,既指癥結除病灶、又開藥方祛病因,有針對性、建設性地提出改進工作、解決問題的意見建議,強化跟蹤問效確保問題整改落實到位。對部門無法獨立解決的,牽頭協調相關部門調研座談、理清思路方法,組建專項工作組合力找準問題根源、拿出管用措施、健全完善制度,切實推動問題清單清零銷號。

同時,以全方位聯動、全要素貫通、全周期管理為目標,加大統籌力度,有效運用大數據,整合各類監督信息資源,建立健全重大監督事項會商研判、違紀違法問題線索移送等機制,推動各項監督貫通協同形成合力,推動民生領域問題整治專項行動同題共答、同頻共振、同向發力。

“只要我們足夠用心,真正到群眾中間去,就一定找得到化解民生領域堵點、痛點的‘密碼’,跟進監督促落實,讓‘問題清單’變‘滿意清單’。”該縣紀委監委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全縣“小切口”整治民生領域專項行動共發現問題80個,督促整改46個,發出工作提示函2份、監察建議書9份。處置問題線索18個,運用第一種形態批評教育19人,提醒談話17人,給予黨紀處分7人。推動完善制度24項,推動解決了松桂鎮南莊村養殖場污水排放、農村不動產權登記、住宅小區違規搭建等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切實讓群眾感受到紀檢監察就在身邊。(董曉燕 || 責任編輯  段夢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