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信:“入錯戶”的補助金

發布時間:2023-02-20 17:31:40   來源:昭通市紀委監委

“請大家有序上來簽字領取補助金。”近日,在威信縣長安鎮瓦石村某村民小組會現場,鎮紀委工作人員正在為42戶村民重新發放公益林補助金。

事情還得從去年8月一村民到縣紀委監委反映該村民小組生態效益補助金發放存在問題說起。

“看到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上惠民惠農補貼資金發放公示,我就覺得不對勁,我與鄰居老張家的林地面積差不多,但我家的補助金卻比他少好幾百。”

為何會出現林地面積差不多,但補助金額卻相差甚遠的問題?帶著疑問,長安鎮紀委迅速開展走訪調查。通過查閱鄉鎮財政所和林業站檔案資料后發現,早在2009年,縣人民政府就將瓦石村某村民小組部分地塊劃為省級公益林,但在2013年,當地又以該地塊申請生態效益補助資金,幫助村民增收。

摸清基本情況后,核查組隨即找到村民小組組長張某進行核實。

“公益林面積如何分配?有沒有群眾找你反映過?”核查組直奔主題向張某問道。

“分配都按林權證面積占比攤發到各家各戶了,我自己都沒有分到林地。”張某振振有詞。

“你看看補貼發放明細臺賬,張某維享受的補助遠大于其他村民,是統錯了還是另有隱情?”看著鎮紀委工作人員手里的臺賬明細,張某瞬間慌了神,言辭閃爍。

最終,在確鑿的證據面前,張某羞愧地低下了頭,如實坦白了自己的違紀行為。

原來,在分配集體林地時,張某既未組織村民進行集體商議,也未到現場核驗劃分,而是簡單地按照林權證面積進行分配,造成集體林地剩余68.65畝,張某擅自將剩余林地登記到其父張某維名下。如此一來,張某父親便一直享受著生態效益補助,并違規領取補貼5492元。

查明真相后,張某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其違規領取的5492元生態效益補助金也如數退回。同時,瓦石村黨支部組織召開了村民小組會,現場重新核算分配林地,張某也當眾作了深刻檢討。

民之所盼,監督所向。這只是該縣紀委監委深入整治群眾身邊“微腐敗”的一個縮影。

去年以來,該縣紀委監委共受理侵害群眾利益問題線索40件,黨紀政務處分21人,問責4人,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67人。

“接下來,我們將持續深入聚焦基層惠農富民政策落實、產業發展、農村‘三資’管理等方面,著力整治群眾身邊的‘蠅貪蟻腐’,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更加飽滿充實。”該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楊超  李智明 || 責任編輯  李品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