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故事 | 莫讓“爛尾橋”堵了民心路

發布時間:2023-02-15 17:15:47   來源:昭通市紀委監委

“現在橋修通了,路面既寬敞又平坦,車輛進出、老人買菜、孩子上下學都更安全了。”近日,鹽津縣紀委監委兩名干部到興隆鄉仁富社區花斑溝走訪時,該社區群眾滿眼歡喜地說道。

但在半年之前,這座寬敞平坦的大橋還是一座“爛尾橋”。

“之前這里被河水阻斷,簡易的涵洞橋遇上洪水就有很大安全隱患,小孩上學都要家長親自接送。后來實施危橋改造項目開始修建橋梁,結果因承建方資金鏈斷裂又成了‘爛尾橋’。有橋不能走,真是糟心。”一家長回憶道。

此前,鹽津縣紀委監委組建6個工作專班,深入全縣10個鄉(鎮)開展調研監督,仁富社區群眾反映:“馬頸子橋于2019年10月啟動修建,后因承建方資金鏈斷裂,無資金完成后期工程,至今工程處于停工狀態,我們也曾多次反映過,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修建好啊……”

記錄下問題后,監督檢查組隨即來到馬頸子橋現場查看。

據悉,馬頸子橋是通往仁富社區花斑溝易遷安置點的必經之路,覆蓋仁富社區三個村民組和一個安置點共計464戶1828人,工程總投資180萬元。洪水季節,群眾只能從未建好的“爛尾橋”上通過,安全隱患很大,群眾多次向社區和政府反映,遲遲未得到解決。

為保障危橋改造項目落地落實,回來后,監督檢查組立即將情況向縣紀委監委主要領導作了匯報。同時,向興隆鄉黨委政府、縣交通運輸局交辦了這一問題,要求限期完成整改。

相關責任部門立即召開黨委(黨組)會議專題研究整改工作,并快速組織施工隊伍對橋梁進行恢復建設。經多方努力,歷時14天,馬頸子橋終于投入使用,實現正常通行。

“如今路經此橋,看到老人小孩的臉上笑意盎然,聽到群眾的歡聲笑語,心里也是美滋滋的。”參與監督推動這一問題整改的紀檢監察干部說道。

“群眾利益無小事。我們將持續聚焦解決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從最突出的問題抓起、從最現實的利益出發,讓群眾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鹽津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鹽津縣紀委監委  羅斌  劉鑫 || 責任編輯  陳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