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益區:多點發力 推進廉潔文化建設“走新”更“走心”

發布時間:2023-05-10 14:25:59   來源:曲靖市紀委監委

近年來,沾益區把廉潔文化建設作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礎性工程來抓,通過廉政學習“促廉”、案例警示“醒廉”、廉潔文化“育廉”、廉政宣傳“倡廉”的“四廉”模式,推進廉潔文化建設“走新”更“走心”,引導黨員干部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浸潤清正廉潔之風。

廉政學習“促廉”。把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廉潔文化建設的重要論述、反腐敗斗爭新形勢作為“必修課”,以“第一議題”帶動學、理論學習中心組深入學、“三會一課”廣泛學、干部能力提升班交流學等方式“補鈣鑄魂”,更好地把黨的創新理論落實到正風肅紀反腐實踐中,把忠誠、干凈、擔當刻在心中、見諸行動。全區各級黨組織通過講授專題廉政黨課、觀看警示教育片、參觀廉政教育基地、學習先進典型等方式,讓黨員干部接受廉潔文化教育,從思想上固本培元。同時,區紀委監委采取開出廉政書單、印發《紀法學習教育讀本》等方式,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精細化”學習黨紀法規知識,將黨的紀律要求轉化為自律意識和行為習慣,不斷增強基層黨員廉潔自律意識和履職盡責能力。

案例警示“醒廉”。在面向“絕大多數”方面,該區以編印區、鄉、村三級黨員干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例警示錄、拍攝警示教育片、旁聽職務違法犯罪庭審現場、在案發單位開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會、常態化通報曝光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違反社會治安管理秩序問題等多種形式,開展多層級、立體化的警示教育。在聚焦“關鍵少數”方面,采取領導干部“帶入式”剖析懺悔錄、“沉浸式”參觀警示教育基地、“關鍵少數”常態化談心談話、黨風廉政建設考核末位約談“一把手”等方式,做到警鐘常敲、震懾常在,提升警示教育的精準性和實效性,促進“關鍵少數”學好警示教育“必修課”,自覺做到尚廉守廉、廉潔用權、以廉輔政。

廉潔文化“育廉”。在各鄉鎮(街道)、區直行業部門,充分挖掘革命先烈清廉事跡、村史、風土人情、優良家風家規家訓、村規民約中的廉潔文化資源,利用好愛國主義教育培訓基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黨建工作示范點、公共文化場所等陣地,因地制宜建設清廉文化長廊、清廉書屋、清廉文化墻、清廉文化宣傳櫥窗等,打造“一鄉一品、一村一陣地”的清廉文化新格局,讓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步步有“廉”景、處處有“廉”意,潛移默化地接受清廉文化的熏陶。市級非遺傳承人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帶領黨員群眾創作20余幅廉政剪紙、篆刻等藝術作品;播樂鄉偏山村轄區群眾把家風家訓上墻展示,營造傳承好家風的良好氛圍;西平街道發揮山水資源優勢,在九龍社區網紅旅游村的健身步道、庭前屋后布置公益廣告和清廉漫畫,讓村民和游客在休閑娛樂中接受廉潔文化熏陶。

廉政宣傳“倡廉”。圍繞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目標任務,區紀委監委聯合區委組織部、區委宣傳部、區婦聯、區文聯、區文旅局等職能部門同向發力,以“組織一次廉政專題宣講、推出一批廉政融媒體產品、開展一次翰墨書清廉書畫作品展、打造一個廉潔文化主題公園、選樹一批清廉家庭”為引領,積極打造廉潔文化特色品牌,全方位扎實推動廉潔文化建設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同時,區紀委監委會同區文化和旅游局、區文聯組織文學藝術界精干力量和民間傳統文化藝人把廉潔題材融入小品、快板、舞臺劇等作品創作,借助微信公眾號、抖音等新媒體平臺廣泛傳播。區文化和旅游局把廉潔文化作品融入“文化大篷車 千鄉萬里行”惠民演出活動中,讓廉潔故事隨著豐富的藝術形式走入千家萬戶。(周瞳 || 責任編輯  王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