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盟:擦亮村級“小探頭” 讓基層監督更亮堂

發布時間:2023-07-05 20:06:41   來源:普洱市紀委監委

“村里的公開欄內容更新不及時。”“村務決策記錄過于簡單,沒有反映出決策過程。”“我們村開展了這么多活動,資金使用情況怎么樣?”

……

在西盟縣中課鎮中課村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的“廉情民意記錄表”里,詳細記錄著查閱村賬、進組入戶、深入田間地頭發現的各類問題,以及日常接待來訪群眾時收集的每一條民情民意。

這是西盟縣紀委監委精準施策,進一步鞏固和深化村務監督委員會的監督作用和工作質效,打通基層廉政監督“神經末梢”的生動實踐。

針對基層監督力量薄弱、組織不健全等問題,西盟縣紀委監委以隊伍建設為抓手,進一步整合基層監督資源,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縣、鄉(鎮)、村三級監督網絡,配齊配強村務監督委員會監督力量,立足于監督員、信息員、調解員、服務員等基本職能,聚焦基層微腐敗,對惠農政策落實、民生工程落地、村集體“三資”管理、黨務村務公開等重點事項進行監督。通過精準延伸監督觸角,監督工作作風、收集廉情信息、宣傳廉政知識,不斷增強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大大激活基層監督“神經末梢”。

“及時‘嗅’出問題,是村務監督委員會開展監督的首要任務。”該縣中課鎮紀委書記介紹道。

村務監督力量補齊后,定期進村走訪檢查,傾聽村民反映的大小事情,若發現重大事項決策、民生工程建設、惠民政策落實等方面問題,通過廉情民意記錄表及時形成問題清單并督促整改,確保監督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 。

為了讓村級監督“探頭”的作用得到更大發揮,針對村務監督隊伍業務能力不夠強、實踐經驗不足、監督員抹不開面子等薄弱點。西盟縣紀委監委梳理出村務監督工作關于制度執行、黨務監督、村務決策、三務公開、財務支出、干部勤政廉政等履職清單,探索推行“一周一主題、一周一監督”的“清單式”監督履職模式,將“日常檢查+交叉檢查+專項檢查”與村務監督工作融合,促進精準履職、規范履職,強化對村級小微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推動基層紀檢監察工作有效融入基層治理。

“村務監督委員會與基層干部群眾‘零距離’,具有一線監督、發現問題的天然優勢。發揮好村級監督‘探頭’作用,才能讓監督方向更聚焦、監督效能更‘亮堂’。”西盟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織密監督責任網為切入點,指導各鄉(鎮)根據實際情況推出各具特色的工作機制,破解村級監督難題,提升基層監督能力和治理效能。(劉奕麟 || 責任編輯  李品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