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孟連縣花生收獲的季節。在該縣景信鄉回俄村景信一組的花生地里,村民們搶抓短暫放晴天氣,忙著拔花生、摘花生,豐收的喜悅溢于言表。
“這塊地第一年種植花生,我家種了5畝,長勢還不錯,最近價格也好,帶泥每公斤16元左右,曬干價還更高。”面對來訪的紀檢監察干部,村民三章開心地介紹。
近年來,該縣利用當地獨特的土壤、氣候等自然條件,不斷培植壯大適合當地發展的特色產業,積極引導群眾種植花生。
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要振興。今年以來,該縣紀委監委緊盯這一“能讓百姓富起來”的特色產業,從產業發端到市場終端,全鏈條聚焦干部履職、技術指導、惠農補貼資金發放等重點,直插基層一線,監督助力小花生成為農民致富的大產業。
“農業部門有沒有來開展種植技術培訓?化肥、種子、農膜價格有沒有上漲?”
每年3至4月是種植花生的季節,生長周期在120天左右。該縣紀委監委盤活縣、鎮、村三級監督力量,緊盯整地、取種、肥水管理等環節做實靠前監督,以深入田間地頭實地走訪、持續跟進監督檢查為手段,全面收集職能部門服務情況及群眾生產狀況、農資需求等問題,督促職能部門切實扛起主體責任,全力護航花生產業發展。
“我們要充分發揮派駐紀檢監察組派的優勢,多沉下去,勤跑腿、多問效,助力農業產業健康快速的發展。”該縣紀委監委駐縣農業農村和科學技術局紀檢監察組組長表示。
該縣紀委監委專項監督檢查組多次深入一線走訪,了解到進入采收期后,收購花生的老板較多,群眾有整片估價、現挖帶泥、水洗晾曬等多種銷售方式。為有效監管各類銷售價格,確保群眾“真”增收,該縣紀委監委第一時間深入縣經濟作物工作站和部分鄉鎮黨委、村委會,督促各部門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層層推進狠抓落實。
除了精準把握監督重點,深入一線督促責任落實之外,該縣紀檢監察干部還把工作戰場前移至田間地頭。
回俄村是該縣紀委監委的掛鉤村,現有花生示范地60畝,今年7月被評定為春植花生示范基地。該縣紀委監委既發揮“掛包幫”作用又履行監督責任,駐村干部在發揮好幫扶作用的同時,將監督關口前移,緊盯花生產業的發展全過程,深入花生收購點實地走訪、隨機抽查,了解花生銷售情況,及時發現問題,督促解決問題。
據了解,今年全縣共種植花生24000余畝,預計產量在1.4萬噸左右,有望實現產值超億元。
“‘小花生’大產業。我們將持續聚焦農業產業發展增收重點,不斷提高監督精準性,著力發現并嚴肅查處作風不實、消極散漫、履職不力等突出問題,真正讓村民的‘錢袋子’鼓起來。”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劉松琳 || 責任編輯 田源)